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古今中外学艺录第12集 > 第48章 穷酸秀才(第2页)

第48章 穷酸秀才(第2页)

某次,田令遵(尚未改姓)前往刘家探望病重的刘方遇,恰逢家中有人紧急询问生意上的事务。刘方遇正处于昏迷状态,无法处理。田令遵见状,便主动站了出来,越俎代庖地处理起这些紧急事务。他花费了整个下午的时间,将那些繁琐的事情一一处理妥当。

当刘方遇苏醒后,田令遵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如实告知。出乎意料的是,刘方遇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对他表示了赞赏,并让他以后代为管理家中的生意。从此,田令遵便频繁出入刘家,一方面协助管理生意,一方面聆听刘方遇传授家族生意的经营秘诀。

在刘方遇生病的四年里,田令遵始终如一地替他打理刘家生意,将刘家产业经营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刘家族人的广泛认可。

当刘方遇离世后,田令遵原本打算将家业交还给年幼的小侄子,但遭到了族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一个四岁的孩子根本无法胜任管理家业的重任。于是,几位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请求田令遵继续执掌刘家产业。但前提是,他必须改姓刘,并穿上丧服,以刘家继承人的身份为刘方遇办理丧事。

当时,刘家上下老的老小的小,确实无人能够顶替这个重任。田令遵无奈之下,只得答应改姓刘,并接手了刘家的门户。他向族人承诺,等小侄子成年后,会将刘家产业交还给他。

说完这些,刘令遵望向6判官,脸上露出一丝困惑:“大人,这便是事情的全部经过。我不明白,我到底犯了何罪?”

6判官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问道:“就算你所言属实,那你二人对外为何以夫妻相称?”

刘令遵连忙解释道:“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我执掌刘家后,大家便称呼我为刘家大爷。我既然已经改姓刘了,这样的称呼并无不妥。而我二姐本就是刘家大奶奶,这样的叫法也并无错处。这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我与二姐之间并无任何苟且之事。大人若不信,我可请家中妻儿老小前来作证。”

刘令遵本以为这番话能够打消6判官的疑虑,然而,却只听6判官冷笑一声,说道:“哼,你们两个真是巧舌如簧。若非我有确凿证据,险些就被你们蒙蔽了。来人,将证人带上堂来!”

话落,堂上缓缓走进两人。一位是刘府中的丫鬟,名唤小翠,另一位则是城里那家药铺里经验丰富的伙计。

6判官目光如炬,沉声问道:“你俩,昨日所言之事,现在再细细道来!”

小翠上前一步,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回大人,我名小翠,是刘府里的丫鬟,也是田氏大奶奶的随嫁丫鬟。大奶奶生病时,她的饮食用药都是我亲自伺候的。可自从二奶奶进了门,她就说要自己亲自侍奉姐姐,把我打去了厨房。我心里放心不下,几次偷偷躲在厨房角落窥看,竟现二奶奶每次在药煎到一半时,都会往药里加些东西。我并不知道那是何物,也不敢多问。但大奶奶的病却日渐沉重,最后竟撒手人寰。我本欲向大爷禀报此事,但二奶奶很快成了当家主母,我不敢轻举妄动。直到后来遇见大小姐和二小姐,我才偷偷告诉了她们此事。”

6判官听后微微点头,赞许道:“小翠,你所言是否句句属实?”

小翠泪眼婆娑,坚定地说:“大人,我所说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我只是想为大奶奶伸冤啊!”言罢,她用手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

接着,6判官又将目光转向那位药铺的伙计,示意他也将昨日所言之事复述一遍。

那伙计恭敬地回答道:“大人,我是城南药铺的伙计,已经在这里抓药十几年了。四年前,这位田大爷曾来店里买药,点名要马钱子和雷公藤,而且要的量还不小。这两味药若是用量过大,可是会中毒的。我当时没敢轻易给他,他解释说是用来杀虫灭鼠的,还额外给了我二两银子。我当时也是被那二两银子迷了心窍,就卖了给他。后来听说刘家大爷死了,我心里害怕,想去刘家看看他死前是什么样子,但没能进得去。在门口转悠时,我碰见了小翠,她知道了这件事后,就让我告诉大小姐和二小姐。”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那二两银子,颤声道:“大人,这银子我一直没敢用,现在还在这儿。”说着,他走到刘令遵面前,将银子放下,然后又迅退回到原位。

田令遵和小田氏听完两人的陈述,顿时目瞪口呆,两人面面相觑,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似乎完全不明白这突如其来的指控是怎么回事。

6判官猛地一拍惊堂木,声音如雷霆般炸响:“你二人究竟还要嘴硬到何时?若再敢隐瞒不报,本官定要大刑伺候,让你们尝尝苦头!”

这声怒喝如当头棒喝,让田令遵似乎从梦中惊醒。他急忙辩解道:“大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啊!他所说我去买药之事,若是四年前生的,他又怎会记得如此清晰?这明显是他们在编造谎言啊!”

6判官冷笑一声,反驳道:“四年前的事又如何?即便是十年、二十年前的旧事,也有人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田令遵仍不甘心,继续申辩道:“可是大人,我姐姐姐夫已病入膏肓,这家业他们本就是要托付给我的,我又何必下此毒手呢?”

6判官眉头一挑,厉声问道:“你说他们要将家业托付给你?口说无凭,可有证据?”

田令遵急忙答道:“有,有,我有契约文书和见证人。”

6判官闻言,立即下令将证人和文书带来。不一会儿,文书和见证人便被带到了堂上。

文书上字迹清晰,白纸黑字地写着:立田令遵为刘方遇的家产继承人,但需在继承家产前改姓刘。关于子女的安排也写得明明白白:只要家中尚有财力,每月需给两个女儿各两万文钱;儿子年满十四岁时,是否接管家业,由刘令遵自行决定。此外,刘令遵还需负责儿子的婚事,即便将来分家单过,也需每月足额给付两万文钱。

契约的一方是刘方遇,另一方则是刘令遵,而见证人和书信人则是安美。这份文书似乎为田令遵的辩解提供了一些有力的证据,但6判官并未因此放松警惕,他深知在这错综复杂的案件中,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后。

安美,一个当地的穷酸秀才,家境贫寒,为了生计,常沿街为人书写书信、契约等文书,赚取微薄的生活费。

6判官审视着安美,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安美,你说你能为此事作证?这份文书,是不是你和刘令遵二人联手伪造的?”

安美急忙辩解道:“大人,我绝对没有伪造。这文书确实是我亲笔所写,当时刘方遇也在场,他签字画押,全程清醒且精神。文书立下之后,他才因病去世的。”

6判官眉头紧锁,继续追问:“既然写文书时他尚且清醒,为何不久后便离世了?这其中究竟有何隐情?安美,你如此积极地为刘令遵作证,莫非你也牵涉其中?”

安美一听此言,脸色顿时变得惨白,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大人,冤枉啊!此事真的与我无关,我只是一个代人写文的穷秀才,哪里敢牵涉这种大案!”

审讯持续了一整天,夜色渐浓,仍无新的进展。6判官无奈地宣布退堂,将刘令遵、小田氏和安美三人暂时关入大牢,择日再审。

几天后,三人再次被提讯,然而审讯依旧没有新的突破。就在三人感到绝望之际,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6判官竟然当庭宣判,判处三人死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