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凶手完整 > 第122章 蓝天3(第1页)

第122章 蓝天3(第1页)

后来宋剑很多次返回过现那辆巴士的地方,与自己被现的鱼塘附近,一遍遍回想当初在车上的记忆,一轮轮推敲,想弄清楚陈威为什么要那样做,却什么都没现。直到女工楼的坠楼案生,谭蒙作为李道义的女儿,从松城假死后到汾城开始新生活的事情被披露。

知道李道义的家属更名换姓后生活在松城,结合陈威最后去过的地方就是松城,宋剑直接就想到,当年陈威去是不是为了李道义的案子,见过谭家人。所以在松城之后,他又立即起身去青山镇,就似乎说得通了。

“也就是说,当你面对陈叔叔的时候,背后有人袭击了你,给你扎了针。”颜锦书立即会意理解。

“嗯。老师当时见到我的表情很奇怪,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那么害怕见到我。后来我想明白了,或许真的是我的意外出现,导致他的计划被打乱。”

“你的意思是说,因为你的突然出现,所以才导致他的失踪。可车上那么多乘客,除了陈叔叔,谁会知道你是特别出现的那个人呢。”颜锦书思索着消化这句话,忽然眼神一亮,也像是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有些诧异地转目看向宋剑。

“你是说……那个人?”

“是的,那个原本坐在老师旁边的乘客。那个我在老师睡着时偷偷去表明身份,请她看在我是老师同行者身份的原因上,与我换座位的人。是她!正因为我要换座,让他知道老师不是独身一人去青山镇,很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后来老师的劫车行为。他赶所有人下车,其实就是给我一次机会快走,但我坚持留下,反而让老师没了退路。后面生什么我不知道,可我始终觉得,就是因为我的莽撞造成了后来的事情。”

“那你记得她的样子吗?”

“记得。一个女生,化着浓妆,穿着夸张的衣服,但眼睛却很文静温和,有种很不合适她的风格。当时没留意,后来想起来才觉得自己大意了,那明显是一种伪装,那个女生不想让人认出自己平时的样子,才打扮的那么不合时宜的夸张。”

“当年去小地方的巴士购票还没有完全实名制,都是边走边停,边停边拉新客,上车或下车时付钱就行,所以也没办法查到那个女孩儿的身份。”颜锦书说。

“我查过大巴车现场的卷宗,记录显示那辆车的购票箱里,没有票根,也没有钱。”

“怎么会?钱不可能是你老师拿走。难道是那辆巴士从头到尾没人下过车?”

“有这种可能。”宋剑点了点头,但又像是对这个答案并不十分认可,一副有话要说但又不愿意直说的样子。

颜锦书见此略略皱眉,之后又骤然眼神一亮,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一车的人都没有购票。那趟车从一开始就不是随机搭人的路线,是特定的一趟车,车上坐着的所有人,也不是随机的乘客……”

颜锦书缓缓说着,分析着,渐渐目光抬望向宋剑,显露出一种惊讶,说:“而你,是唯一随机的意外。”

宋剑点点头,说:“我查过,那辆大巴车是私人盘下来跑线路的,车主就是那位司机。他是青山镇曾经的矿民之一,当时的他已经在外地跑线路了小财,照理讲不会特意亲自再去跑人烟稀少的青山镇路线。

青山镇自从封山不许开煤矿之后,就断了唯一的经济支柱,因煤矿起来的小镇迅没落,几乎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搬离了那里。那样的小地方,常驻人口也就几百人而已,真要进出镇子,一般都是骑摩托或乘坐面包车进城再转车,是不会有大巴车去镇上的。而那趟大巴车不仅在过了省际后直达青山镇,并且我清楚地记得,那辆大巴车上,坐满了人。”

“所以,你是觉得那个巴士司机有问题,知道些什么。”颜锦书说。

“他在老师失踪后第二天,就因为走夜路跌下崖而离世,等我赶到他的家中想问询时,只赶上他出殡的队伍。如果你母亲真的采访过他,很可能是最后一位从他嘴里,有可能得到真实信息的人。”

闻言,颜锦书拿起桌上装稿子的文件袋,以手指摩挲着封皮,说:“这份稿子只是当年我母亲写过稿件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给了新知社当时的主编,希望能上头版,但被拒绝了,所以这一部分才没出去,一直放在家里。也许,找到那份压在社里的旧稿子,我们会知道更多信息……”

“这件事情,就要拜托你了。”宋剑说。

颜锦书点点头,似是在思考着什么,之后又抬头看向宋剑与他身边的挎包,说:“既然,我们是达成了合作的约定,不论用什么办法,我一定会到那前半部分稿件。那么,你能告诉我你来松城后的现吗。如果只是要找谭家人,应该很容易办到,停留在这里这么多天了,你在找其他什么?”

宋剑顺着颜锦书的目光朝身边的背包上看去,这回倒也没有敷衍,直接将包提起来放到桌上。

“这个,是我找到那个死于水泥墩里的刘城,生前的东西。死者刘城户籍在海南,但他的原籍是在青山镇,他是曾经青山镇矿工的孩子。他的父母都死于矿难,之后才被亲戚带去海南生活。”

“也是青山镇人?”颜锦书惊讶。

“张芳作为刘波的妻子,会加入到林慧的互助群里与谭蒙相识,继而成为谭蒙的朋友,再进入谭蒙的生活成为她的影子,不是随机事件。”

“你……确定?这也太玄乎了。”

“讲一件更玄乎事。雨夜花匠案,也是我老师的旧案。当年老师办完李道义的案子后申请调任回家乡工作,也就是汾城汇丰区。那个地方当年人少地广,多少年没出过刑事案。可老师回去没多久,就生了雨夜花匠案,第一个抛尸地就在老师所在单位的几百米距离的地方,好像就是特意要让案件归属到老师的单位。之后,案件连环生,轰动一时。

雨夜花匠是我老师在一线经手的最后一件案子,但却没有在在职期间侦破,怀着遗憾退岗离任。我听老师讲过,他其实曾有机会抓住一个游离在案件外,但又有极大嫌疑的人。老师离他最近的一次是在车站外的花坛边,对方向他讨了支次烟,借了一个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