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商国大长公主 > 第23章 立府之计(第2页)

第23章 立府之计(第2页)

除去年节的一月,余下两月应是出宫立府的准备。

三人迅反应过来,唐清璃在意的是立府的事。

“殿下,陈翰林已经准备好了。”

谭诚压低了声音,轻轻地说了一句。

他所提的陈翰林,是唐清璃五年前通过暗线资助的一位内阁替补,名为陈守时。

如今已贵为七大翰林之一。

南朝的官员制度为内阁六部制,内阁辅又称为丞相,内阁官员称为大学士,亦称之为翰林。

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受内阁统领,各司其职,各自负责相关政务。

九州不设州主,设州牧辅助相关政务,直接由皇帝统领,所涉及的内容多为税收,政令传达,州牧并无实权,只起传达,监督作用。

十八郡设郡守,府设知府,城设城主,镇设镇长,道设道令。

翰林作为内阁成员,其择选之路比起普通的官员要难上百倍,可以说一百个状元中才能选出一个翰林,是真正意义上的百里挑一。

内阁辅下设七位正式官员,三位替补官员,替补官员便是做些打杂的活计,只有正式官员出错或者是致仕之后方可成为正式官员。

六部中下设九品官员制,从九品最次,正一品最高,内阁不论品级,于百官之上。

唐清璃点了点头,陈守时也是自己立府的关键人物之一。

虽说南朝的公主到了年岁便可出宫立府,但这其中也有颇深的讲究。

府邸选在各处,何时提出,由何人提出,是否名正言顺,规格如何,这都有讲究。

对于那些母妃还在的公主来说,她们的母家自然会为她们用心筹划,这在日后选驸马的时候也是一个极佳的筹码。

而唐清璃的母后已经离世了,自然无人为她筹划。

太后会为她开口,但是立府的规格不是她能够决定的,否则便会视为女子干政,太后都避免不了弹劾。

所以她需要在前朝找一位能够为自己说话的大人,这位大人最好还是中立的,站得够高的,五年前的陈守时正好入了唐清璃的眼。

那时的他踌躇满志,只是一个内阁替补,不仅才华无法施展,还经常被一个翰林针对。

唐清璃拥有前世的记忆,自然知道自己没有母后的劣势,意味着没有母族的势力支撑她。

先皇后云家在她逝世之后便举家南迁,原就是商贾之家,哪怕云华当上了皇后,也未有人入朝为官。

南安帝不是没有提过,只不过都被云华劝住了,说担心族中有人为官之后克制不住自己心底的欲望,故而南安帝也就听从了她的话,心头对云华更加满意了。

他钟爱的女子成为了皇后,而且得体大方,就连最让人头疼的外戚势力也没有。

那几年,南安帝对云华的宠爱是谁都无法比拟的,她几乎满足了一个男人对妻子的所有要求,也成为了南安帝心头的白月光。

所以在她逝世之后,南安帝才会无法接受,她原本以为云华会陪他很久很久。

唐清璃没有母族的支持,所以在后宫中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太后,而既然前朝无人帮自己说话,那她便提一波人上来。

陈守时不得志的时候,是唐清璃送去了法子让她把其中一个中饱私囊的内阁拉了下来,又给了他一个解决南安帝那会头疼政令的法子,让他进言献策。

他那个时候是完全不相信唐清璃的,因为她送来的情报是匿名的,这让他本能觉得是一个陷阱。

唐清璃也没有逼他,只静静等待他做出抉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