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神刀手游琅纹怎么配 > 第42章 遭遇国军骑兵队(第2页)

第42章 遭遇国军骑兵队(第2页)

洛口镇是国军的势力范围,国军在沛城驻防一个团,对洛口镇自然有渗透,当一团的人一进入洛口镇,国军团部就知道了,正要派出部队应对,又现八路军有两个团逼近沛城,这是要三面夹击沛城,一口吃掉他们这个团的架势。于是团部没有再动部队应对洛口镇,而是加强了沛城防御,同时向上级长官报告,并迅报告到战区长官部,接着就到了八路军总部,又回到省委省军区,省委省军区又回复:经查实,纵队部队在演习,一支队三团误入国军防区,已命令返回。

离开西营镇,运输队继续向西,马不停蹄地走了三个多小时,确定身后没有追兵,苏阳选了一个山窝,放出警戒,大家吃干粮,马儿吃草料,就地休息,战士们倒下就睡着了,有些口里还嚼着干粮就睡着了。两天两夜没有睡过囫囵觉了,都是迷瞪一会。

眼看快晌午了,苏阳还是担心迟则生变,立刻叫醒战士,继续赶路。虽然还是困乏,但毕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正是精力最旺盛时期,休息了几个小时,就仿佛满血复活了。运输队又走了十多里,再翻过一个小山包,就是一条小河,过了河就是一个叫洪水砭的村子,离李家沟镇不到二十里了。

最前方的尖兵已爬上了山坡顶,紧接着便过河去了,他们并没有出警示。马队也立即跟了上去,马儿在上坡时会加快度,一副奋力攀爬的样子,蹄子落在山坡上,出嘚嘚的声响。

当马队登上山坡顶后,一幅绝美的山村画卷展现在眼前。一个突出的平缓的斜坡上,坐落着一百多户人家。有几户瓦房,更多的是茅草房。一条大路绕村而过,一条河紧贴着道路。看河床的宽度和深度,雨季时这里的河水想必会很大,而现在,河水却很小,浅浅的,在满河滩的石头间绕来绕去,潺潺而过。七个妇女正在河边的一块块平整的大石头上浆洗衣服,传来一片捣衣声和嬉戏的笑闹声。

马队的出现,打破了她们嬉戏的宁静,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她们或是暂停手中的动作,或是站起了身子,想要看得更清楚些。马队就在她们的注视下,小心翼翼地过河。河水清澈见底,马蹄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突然,正在山坡顶的后卫,传来口哨的警示声。苏阳也是一愣,这种地方会有什么人?可他还是出:“有情况,做好战斗准备。”

战士们立刻检查枪械,打开枪机,为突情况做好准备。马队刚过河,还在上河槽的斜坡,就听到县城方向传来一阵“哒哒哒!”的紧密的马蹄声。洗衣服的妇女也现了有马蹄声过来,都紧张的收拾着衣物要离开,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队骑兵由远而近的快行来。苏阳他们刚上路,正好和骑兵相遇,共十三匹马,缓缓的接近苏阳他们的马队。苏阳早已低声出命令:“小心,是过路的,不要紧张。”

显然是驻沛城的国军,不知到这里来干什么,遇到苏阳他们,国军骑兵也很意外,都已把枪持于手中,还有一名女兵,十二个男兵,离苏阳他们两步远。苏阳他们也没停步,马队继续向前走着。国军骑兵放缓了度,与他们并肩走着,带头的把枪收了起来,其他人也效仿的把枪收了起来。

领头的国军问:“老乡,这是驮的什么货?”

苏阳和他离得就一步远,一旦打起来,一把就把他拖下马来,见他问话,面无波澜的说:“就一些乱七八糟的生活用品。”

领头的国军又问:“你们这是从哪里来?”

苏阳没有说省城,而说:“都坡。”

领头的国军又问:“到哪里落脚?”

苏阳也不忌讳他,说:“木寨沟。”

一般的生活用品?从都坡到木寨沟,两百多里路,就这样用马匹运输,穿过几个日军占领的镇子,还有十来个人护卫,腚都赔光了。稍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这马队运的不是日常用品,只是不愿意说真话而已。领头的国军不停的打量着他们和货物,他们腰里都别着家伙,虽然在衣服底下掩盖着,但走路时不时的就会显露出来。本来护卫的人是在马的两侧,靠近他们时,都到了他们这一侧,而且一人在马前,一人在马后,是正好拉开和他们一样的距离,显然是盯着他们,在做战斗准备。木寨沟是共党八路的地盘,不用问,这是共党八路从省城方向搞得战备物资。

领头的国军早看明白了,但他没有打算在这里动手,而是两腿一夹马背,往前跑着还不忘的又说:“老乡,我们还有事,先走一步了。”

苏阳也客套的说:“请慢走!”

国军骑兵队一匹一匹从身边跑过。错过苏阳他们,就簇拥着领头的国军,议论着:

“参谋长,这伙客商不简单,还都带着家伙。”

“什么客商,分明就是八路的运输队。”

“他们运的会是什么货?”

“可能是药品。”

“不会,看那马走路的样子很沉,应该是军火。”

“参谋长,我们在这里把他们给劫了不就知道了。”

“他们能从日本人眼皮子底下到这里,能是那么好劫的?你看他们遇见我们,不避不让,反而往我们跟前贴,我们是骑兵,都带着枪,他们都那么彪,不是好惹的!”

“现在明面上还是国共合作时期,我们可不触那个霉头,还是让闫兆林出面劫了。反正遇到了我们,就不能让共党的人大摇大摆的走出李家沟镇。”

苏阳他们可不知道国军这些人的心思,当然也不会天真的把国军当朋友,和国军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虽然还是和国军合作抗日时期,但提防他们,和他们准备战斗倒是常态。国军是骑兵,一阵风的跑走了,不一会不见了踪影。苏阳遇见他们心里就犯嘀咕,就思索着他们的来意,猜测可能生的问题。很快他们也到李家沟镇了,在离镇子口二里地停了下来,没看到住镇子的联络员,对镇子的情况不了解,自然不能贸然通过镇子。苏阳立刻派出两批人,每批两个人,一是想办法与住镇子的联络员联系,一是直接进镇子侦察。

两批人前后脚进了镇子,镇子不大,也没那么热闹,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走了不远,竟然和住镇子的联络员遇到了。幸亏都是一个村的人,都认识,一眼就看到了。进镇子侦察的人埋怨联络员,联络员委屈的说:“说你们今天到,要求我天亮后在镇子外等着,我半夜就等着了,你们一直不来。前面一个来小时,来了一伙骑兵,我尾随他们又回镇子了。我要搞清楚他们是什么人?来干什么?不然,什么都不知道,见了长怎么说。”

说着侦察的两个人又去侦察了,另外两人带着联络员来到运输队。联络员立刻上前给苏阳说:“报告长,李家沟镇没有其他武装,就有三家大地主,最大的地主叫闫兆林,今年六十六岁了,今天娶第七房姨太太,所以宴请周边的乡绅,县里的达官贵人,据说来宾有好几百人,县里住的国军来了一个参谋长,带着十二个警卫和通信兵。闫兆林家有武装家丁六十六人,本来只是看家护院的,今天自国军参谋长来了后,不一会就贴出告示,说抓住三个共党,今天午时三刻在土地庙问斩。”

苏阳立刻听出一股阴谋的味道,问:“你确定国军来之前没有听说抓住共党?”

联络员说:“确定。闫兆林的家丁说,他家老爷今年六十六了,为了喜庆,就想着娶一房姨太太,可好就相中了十里铺村的刘盼盼,今年十六岁了,刘老汉还不愿意,他家老爷便使了些手段,占有了刘老汉家的七亩地,还让刘老汉欠了两百个大洋的债务,半年后,两百个大洋就变成一千个了,刘老汉只好乖乖的把妮子嫁给他家老爷。”

苏阳立刻又让马队后退了一里多地,在一个山洪冲下的旱河沟里隐蔽待命,又让联络员带了一个战士,到土地庙侦察情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