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为 > 第4章 同窗好友毕业演出 结义兄弟施展才华(第1页)

第4章 同窗好友毕业演出 结义兄弟施展才华(第1页)

诗曰:

屁民求富贵,本领不足够。

除非天赐恩,根苗唯独秀。

明朝末期,各个阶层均已固化。屁民想要寒门出贵子难如登天,除非祖上是名人名士,还要赶对时机加以宣传,也许能杀出一片天地。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要到毕业的日子。按照互救中学的规矩,毕业前所有的毕业生要出一个节目,可以单人表演也可以合作展示,内容最好以希望明朝中兴、繁荣昌盛为主题。起初李成危没有明确想法,不知表演什么节目。

忽然有一天,李成危与同学万中石、黄贝、冯正正、侯林、周公明、戴茄巍和尚沛亭几人在学校图书馆查阅历史方面的资料。冯正正从书架上取出一本《新唐书》,没翻几页猛地说道:“欸,危哥,你看这不是你吗?”李成危知道冯正正好诙谐,就没搭话茬儿。冯正正身边的黄贝和周公明听闻来了兴趣,也凑过来看。“嘿,还真是欸,像!”黄贝边说边举着《新唐书》来到李成危面前,“危哥你别动,我对比着瞅瞅,嗯,这不一个人么!”“我看看,我看看!呵,我说老豆儿,你什么时候当皇上了?”李成危听了不太高兴:“别胡说,被人听见是要掉脑袋的!”“真的,不信你自己看。”其他几个人也都凑过来听新鲜事。李成危接过书仔细瞧看,原来《新唐书》的这页上画着一个唐太宗李世民的正面半身像。这张图上的李世民大概在二十七八岁左右,正是意气风的时候,因为有鲜卑族血统,状貌类胡,胡须微卷、眼窝深陷、身形矫健、英俊潇洒,眉眼上挑,头颈较长,可谓龙凤之姿、天日之表。这些人说李成危像李世民确实不假,此时李成危已经年满十八岁,完全是成人的容貌:身高八尺,体态修长,稍有驼背;往脸上看,脸型长于他人,宽脑门、尖下颏、高颧骨、收腮帮儿,虎眉凤目炯炯有神,通贯鼻梁、方海口,微微有点小黑胡,脑门两侧稍向外凸,摸上去像两个犄角,头又直又硬,往上撅撅着,与画像中的李世民颇有几分相似。

其他几个伙伴指指点点,也纷纷说像。李成危听着他们讨论,渐渐陷入了沉思忆起往事。小时候,有一次李成危在家中里屋听见父母低声交谈,虽然听不太真切,但隐约中能明白是在说先祖往事。交谈过程中,父亲就提到了李世民的名字,还说要把光宗耀祖、重振家族雄风的重任放在李成危身上。上学以后,有些同学调侃过说自己长得不像中原汉人,倒像北方少数民族。当时李成危不以为意,现在又回忆起这些往事,不禁自问:难道我真是大唐皇族后裔?若我真是李世民之后,如今混成一界穷书生实属愧对祖先,如何才能光宗耀祖呀,唉。

一旁的万中石似乎看出了李成危的心思,朝大家摆手示意说:“方才我忽然想到危哥既有如此特点,我们何不把此事加以善用?”“怎么善用?”侯林问。“咱们不是要演毕业节目吗,干脆就来一出‘登基大典’。危哥扮皇上李世民,咱们当大臣。”“民间不是不允许这么干嘛?”“是啊,这么拍意义是什么?”戴茄巍、尚沛亭问。“当然有意义啦,我们演这出‘登基大典’就是要告诉大家现在就像当年贞观之治一样是太平盛世,希望我大明朝越来越好。至于能不能演我想过去肯定不行,但现在应该可以。如今新政时兴,很多原来不能做的现在都可以做,思想观点在慢慢改变。”众人听完觉得有理频频点头。李成危有些犹豫,怕出问题连累大家。“犹豫啥呀危哥,演吧,没问题!”众人也都同意。李成危也希望能演,用这种方式来为自己闯名声不失为一种好方式,最终答应下来。所有人都非常高兴。

节目报送到学校后很快得到批复,同意学生上演“登基大典”。李成危知道万中石对历史颇有研究,因此就让他主要负责安排。谁扮演什么角色,穿什么服装,用什么道具,节目的具体流程内容,如何最后升华主题等等,这些问题经过大家反复商讨最终都一一确定下来。演出前几天,文晓云找到李成危,非要参演扮长孙皇后。兄弟几个知道二人是好朋友便没有阻拦。

演出当天,全校师生齐聚礼堂。“登基大典”这个节目刚开始,李成危身着龙袍台前亮相。台下众人瞠目结舌,很快又变成一片惊呼之声。大家谁都没见过这情形,觉得既新鲜又刺激。整个演出过程十分顺利,内容在逼真的前提下还捎带幽默风趣,尤其是台上立起巨幅李世民画像后,李成危走到观众席间与大家互动时逗得台下观众欢呼雀跃。

演出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全校最多的声音就是讨论李成危到底像不像李世民,还有不少同学见到李成危后不叫危哥改口称皇上。李成危欣喜若狂,十分感谢一起演出的同学们。

公元一五九七年六月,又到了分别的季节。最不舍的当属同窗之情:好男儿志在四方,万中石、戴茄巍远赴英吉利留学,探索国家展道路;周公明飘蓬亚平宁,在米兰感受文艺复兴。考试填报志愿前,文晓云数次询问李成危填报了哪些学校。李成危犹豫再三没有实话实说,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成绩出榜后,其他几位伙伴均去了不同的大学追求梦想,而李成危在众多学校中最终锁定了京师师范学馆。他之所以选择京师师范学馆是因为师范专业在明末是新兴的行业,宣传中提到就业有保障、前景广阔,尤其是男老师有优势,因为学校有女多男少的特点。二是分数线不高,相对容易。

伴随苟富贵,勿相忘的誓言与众同窗好友分别后,只剩下文晓云尚未离开。李成危问文晓云:“晓云,你在哪所高校就读啊?”“我要去湖北了。”“怎么不留在京师,偏要一个人去外地闯荡?”“你知道,我是向往自由的。”这让李成危内心有些失落。六年相处下来,盛夏的长亭清风,寒冬的夜路并行,操场的你追我赶,教室的同桌畅谈,回想起这些无不让李成危流连忘返,如今分别一切都要烟消云散,只有那青春的背影永驻心间。文晓云临别之前给李成危留下了湖北当地的联系地址,有时间可以信件常联系。

互救中学毕业后,离京师师范学馆开学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左右。单说这一天,中午时分忽然有人来敲李成危家的大门。李成危开门一看,原来是二弟王朝义。这些年过去,王朝义的变化也相当之大,先是个头窜起来了,将近八尺的身材,宽宽的肩膀,细细的腰身,也是稍稍有些弓背,走路不好好走,甩着胳臂一拽一拽的;往脸上看:长乎脸儿,天庭饱满、地阔方圆,大眼睛、立眼眉,狮子鼻、薄片嘴,头蓬松、盖住额头。性格上最大特点就是好诙谐。看见李成危开门出来,王朝义侧过半张脸,肩膀一缩,双眼一眯,两堆笑肌往上一抬,说道:“危哥,想我了不?”“呦,二弟,你怎么来了!”“嚒,”王朝义咂摸了一下嘴,“你就说想不想吧。”“想,当然想!好久没见了。”李成危说着胡撸了一下王朝义的瓢儿,“兄弟们都过的怎么样?”“嗯,还不错,就是有人要离开京师回老家。”“啊,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前段时间你高考,大家怕你分心就没告诉你。今天兄弟们都在,特意来找大哥过去一趟再聚一聚,以后能不能见面就不好说了。”“唉,朝义你也走吗?”李成危惆怅地问。“走,回山东菏泽。”李成危不知说什么好,一路跟着王朝义来到宣武的黑火药作坊。

刚到胡同口,早已等候多时的结义兄弟都迎了上来,大家好久没聚在一起是有说有笑。六年的功夫,众兄弟也都有了不少变化:邢工冲面如银盆的圆脸上架着一副眼镜,文绉绉的像个有学问的先生;虎头虎脑的金占虎长得愈的威猛,大说大笑、大吵大闹,就是性格和原来一样暴躁;郑凯祥长得又高又帅,不像是穷人家出身,更像是富家子弟;荣磊没往上长倒是往横里长,不过显得十分壮实;黎锦强也戴着一副眼镜,比原来开朗了许多;牛御变化不大,还是爱说一些荤段子。大家的个头都增加不少,看上去接近八尺。金占虎、荣磊、黎锦强、牛御矮一点也有七尺半。

八个人说说笑笑往院里走。李成危看火妹妹不在有些疑惑,问旁边的王朝义:“欸?火妹妹怎么不在?”“嘿嘿嘿嘿,看来咱大哥还是最惦记火妹妹,啊?”王朝义边说边给众人使眼色。大家想笑又不好意思笑,说这些闲杂话就到了院里。李成危对这院子可不陌生,进来就直奔众人居住的侧厢房。推门一看,坐在床边一个背对着门口的女子低头不语,看似正在生闷气。金占虎呵道:“妹啊,咱危哥来看你喽!”火妹妹好像没听见一样坐在原地不动。“哥,你看。”金占虎朝李成危做着哭丧脸。“哈哈哈,”李成危边笑边朝火妹妹走去拍了拍她的肩膀,“妹妹,是我,成危啊。”话音刚落,火妹妹站起身转过来,双手搂住李成危的脖子,一头扎进他怀里哭着说道:“你怎么才来看我!”这下弄的李成危有点不知如何是好,大家年纪都不小毕竟男女有别,整的抱也不是、扶也不是,双手简直没地方放:“哎呀,你都是十六七的大姑娘了,怎么还跟小妹妹似的。”“我本来就是你妹妹嘛。”一句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李成危和大家聚在一起无话不谈。说到高兴的事,大家捧腹大笑;说到难过的事,众人又潸然泪下。从中午谈到傍晚,只感觉时间不够用。这时,邢工冲起身说:“兄弟们,今天大家聚在一起是因为我们当中有人要回老家,以后想见面就难了,因此借此机会要把想说的话都倒出来。六年前我们在此聚义,我提议今天重温誓言,众位意下如何?”“好啊,好啊!”大家一致同意。邢工冲接着说:“此地向南二里有一关帝庙,据当地人讲打蒙元起就有这座庙,经过战火蹂躏虽有几处外墙坍塌但主体部分依旧保存完好,后来没有重修就很少有人去。我看咱们就去那吧,当着关老爷的面二次聚义。”“同意!同意!”大家一致赞成,立即动身。

时间不大,众人就来到关帝庙。这座庙宇还真不小,前后两进院,前院正堂供奉着关公像,后院堆放着一些杂物,看上去好像有人动过。大家没往多处想,来到关公像前准备磕头纳拜。王朝义忽然止住大家:“等等,等等,着什么急呀。”“咋地,有话快说,有屁快放!”牛御叫道。“你看你看,我的意思是啊光磕头没意思,既然是临别前的演出,那咱们不如每人来一个节目给大伙助助兴,尤其大哥在这更应该乐呵乐呵。”“嗯,有理,有理。那我们留在顺天府先表演吧。”郑凯祥说道。

郑凯祥第一个演,给大家唱了歌又跳段舞蹈十分精彩。邢工冲受李成危影响,后来也一边当童工一边读书,而且天资聪颖成绩十分优异,论学问只在李成危之上不在他之下,这回当众给大家背了一篇荀子的《劝学》,可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众人大多虽听不太懂,但对邢工冲万分敬佩。接着荣磊给大家表演了“搬石锁”,举着一块大石头围着场子转了几圈确实力气大。最后黎锦强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号的蹴鞠,给大家颠了颠球秀秀脚法。李成危也喜欢蹴鞠,还和黎锦强传了几脚球。

留在顺天府的兄弟表演完,该轮到回老家的兄弟表演。按顺序来应该是王朝义第一个上,但王朝义死活不答应:“你们先上,我这叫大将督后阵,嘿嘿嘿嘿。”别人说不过他,只好牛御先上。牛御不会什么特殊的本领,硬着头皮给大伙耍了一套醉拳。这套醉拳外行看着还行,内行一眼就能看出破绽。旁边的火妹妹噗嗤一笑:“这叫什么呀牛哥,耍狗熊呐?看我的!”说罢,火妹妹纵身一跃跳到墙根下,抄起根木棍回到场地中央,展出一招白猿出洞,接着又是一招跨虎登山,刚开始还一招一式看得清楚,越往后动作越快,人与棍滴溜溜转成一团。火妹妹打的这一套是伏魔棍法。有歌曰:

伏魔棍法自古传,双头并用妙无边。

白猿出洞身法健,跨虎登山礼当先。

肋透秋霜为虚式,进步撩阴敌胆寒。

鹰抓燕雀鹏舒翼,落霞迷津降魔顽。

群战之中有妙计,声东击西凯歌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