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不信东风还不回 > 第43章 科举定纲(第2页)

第43章 科举定纲(第2页)

几位夫子闻言皆是微微颔,从今往后,天下读书人虽说不再专修,但人人都得研习本门学说,推广初期确实宜浅不宜深。

这是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只有道门在试卷比重上吃了大亏。

见几位夫子都无异议,姜云逸总结道“今秋恩科只是初步探索,日后当根据天下形势变化与朝廷需要进行调整,分科细化完善势在必行,凡是关系军国大事的学问,都要纳入进来。”

几位夫子闻言皆是精神一振,今秋恩科显然已成定局,日后如何演化,或有诸多可为之处,回去以后当仔细计较一番才是。

而且,此次恩科大纲一旦公布,必定会引来诸多非议。那些没有资格坐在这里的百家学问必定会群起攻讦。比如兵家学说,绝非可有可无,只因没有能说得上话的领袖,便在此次恩科中满盘皆输,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姜云逸又与几位夫子商议了一下各家精华内容的具体范围,儒家只保留了《论语》全文、《礼记》的大学篇和中庸篇;法家经典只保留了《韩非子》的孤愤、五蠹等五篇;道家经典只保留了《道德经》全文及《庄子》经典三篇;墨家只从《墨子》中精选部分篇目。

这相当于公示天下,各家经典只有这些,是可忍孰不可忍!

“竖子!我墨家竟连一部完整的着作都留不得么?”

“竖子!我法家《韩非子》都要被裁去大半么?”

看着姜云逸大刀阔斧地划重点,赵夫子和管夫子睚眦目裂,却听姜云逸笑道“两位夫子息怒,这只是以篇幅而定。每家保留约二万字,这便是八万字了。多数士子只修一门,便要从零开始背诵六万字,还有周律,还要学术算,再多真的会逼疯他们的。下次咱们再增加范围好不好?”

听他说的也是实情,两位夫子脸色才稍稍好看了些。却听颜夫子皱眉道“《易经》《诗经》如何算?”

姜云逸和四位夫子神色皆凝重起来,这二经极为重要,但又不单独属于任何一家。

却听姜云逸深吸一口气“《易经》要加进去,从儒家、法家、墨家、周律、术算中各匀五分出来,《诗经》下次再考!”

除了张夫子,其他三位夫子脑门儿上青筋暴涨,但又没有出言反对。

《易经》,又名《周易》,不考不仅是对天下万学之源的不尊重,还是政治不正确。

“若考《易经》该以何家注释为准?”

管夫子又提出一个难题,最权威的注释当然是《易传》,但其他三位夫子肯定不能同意。

“宗正寺卿姬太鳞对《易经》颇有研究。”

赵夫子忽然提了一个人,能被夫子说颇有研究,那肯定是很厉害的。

姜云逸深吸一口气“国战在即,本着从简从完成本届科举的方针,兼且为更好更快推广弘扬国粹,《易经》二十五分,全部从简考察。”

四位夫子皆是面露鄙夷之色,摆明了要糊弄过去,却找个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是,四人也未反对。不然,光扯皮就无穷无尽。

敲定考试内容后,五人又商议了一下具体出题事项,以尽可能统一考题形式。当然,最终以姜云逸的出题思路为准。

终于,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科举考试的大纲完全敲定,姜云逸和四位夫子皆是神色诡异,各自有些心虚。

喜欢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请大家收藏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