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不信东风还不回 > 第138章 中书内阁架构(第1页)

第138章 中书内阁架构(第1页)

议政殿。

昔年开国公侯们被迫缴了兵权,心情自是愤然难平。武烈帝非常高兴,大笔一挥,在皇宫东南门处给公侯们好好修了一座金碧辉煌的议政殿,以作慰藉。

过去二百年间,这里一直是大周权力的中枢。却不料竟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塌了。

目送储君带着四位相国进宫商议大事,失魂落魄的几位公侯不约而同来到议政殿。

“先祖啊,那姓姬的和姓姜的都是骗子呀,他们用大斗进、小斗出的把戏坑了咱们一次又一次,坑得咱们好惨呐。。。”

河内侯王元方抱着柱子嚎啕大哭,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怎一个凄凉了得?

有人带头,几位公侯也都没了矜持,再也按捺不住,一个个捶胸顿足、嚎啕大哭,痛骂天家无情、姜氏无义,一再坑骗、霸凌他们。

尤其是郑国公郑长峰哭得最是心酸,苦熬了这么多年,还和博望侯斗得差点两败俱伤,终于定下了次序,就等着宋国公退了,他便能补上议政大臣的缺。结果,还眼巴巴地盼着盼着,议政殿就塌了。。。

公侯的亲随们听着殿中的鬼哭狼嚎,也各跟着共情哀叹,却也不敢进去劝。

良久,似是终于哭得差不离了,里面忽然传来王元方的大嗓门“六子,去把咱家的酒窖都搬来,今日不醉无归!”

王六赶紧贴到殿门上,轻轻拍了拍门,说道“家主,宫里有动静了,正一个个点人组建中书内阁属官呢。”

议政殿中似是安静了一瞬,旋即“砰”的一声,殿门被一脚踹开,王元方急吼吼就冲了出来,其他公侯也鱼贯而出,再也顾不上借酒浇愁了。

很快,内阁遴选属官的消息传开,许多人跃跃欲试,这次怎么着也该比上次姜云逸自己鼓捣的相府扩编要规模大吧?

但是,随着更多消息不断传出,跃跃欲试的官吏只能干着急。

相府百余老班底抽调了半数进宫,三位相国又点了数十官吏进宫,然后便没有下文了。

这就完事了?

那可是中枢内阁呀?

百十人怎么够用唻?

前两天相府扩编不都有三四百官吏的规模么?这中书内阁起码得翻一两倍吧?

一言以蔽之也给人家个机会嘛!

入夜,随着相国回府后密集接见来拜之重臣,中书内阁的组建方案也迅传开。

姜云逸还是一如既往的小气,给中枢内阁定了一百六十官员、六百吏员的编,比任何一个府寺的规模都小得多,这还得包括原相府扩编方案。且内阁官员要从新科进士中招募至少三成。

中下层官吏更多关注内阁要招多少人、自己有没有机会混进去。

上卿们则更关注这中枢内阁的权柄,仅从姜云逸给出的组织架构便能洞见其权柄较之原相府大有强化。至于内阁处置建议权与封驳权及人事权,在未得皇帝批准前,四位相国自不会随意泄露,以免坏事。

中书台,总领内阁一应日常事务,每位相国配置两名中书舍人协理政务,秩八百石。中书舍人作为相国的助理,能够代表相国协调处理政务,自是权柄一等一的要职。

尚书台,朝廷公文收、分类与程序监督,设郎中一人,秩八百石,由天子亲自任命。不仅代表天子监督内阁合法运作,下属的五科给事中还能审查封驳内阁政令,显是天子制衡内阁之关键。

文选司、武选司,虽未明确人事权界线,但想来不会比相府东曹掾稍弱,主官也都是八百石的郎中。

监察司,监督御史台工作,受内阁委托前往某寺或某地进行专项巡查,设郎中一人,秩八百石,权柄颇为可观;

军政司,专司天下军政处理,设郎中一人,秩八百石,权柄毋庸置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