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不信东风还不回 > 第154章 王室如毁(第1页)

第154章 王室如毁(第1页)

入夜,城东,下层官员聚居区,报纸署令张自在的小破宅子。

张自在成亲时,博望侯自然要重新准备像样的宅子,但张自在不肯搬,说是要等着皇帝给他赐宅,至不济也得自己攒钱购置宅邸,坚决不食嗟来之食。

魏国公家也没说什么,也就由着这位金龟婿任性了。婚后小两口就住在这座只有一进的小院子里。

张自在仍只有一个老仆伺候,魏氏也只带了一个丫鬟、一个仆妇,再多根本住不下。

傍晚,张自在哼着小曲回到家,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先前相府扩编时被认为削了权柄的报纸署,竟重新展示出了开府立寺的巨大潜力。

大周日报从九月起忽然扩版了,从原来的四个版扩大到八个版,新增了经义、农事、兵事、商事四个版块。

嗅觉灵敏的商家开始主动找报纸署对自家有亮点的地方进行报道,效果好像比直接打广告更好一些。

经义版块也很热闹,本来准备联合对科举大纲难的诸子百家被姜某人闷杀后,一个个心绪难平,天天在文华报上吵,现在又跑到大周日报上吵。

兵事版块最是热闹,几位捞不着上前线的大将,天天在大周日报纸上谈兵,身不能至也要心向往之,存在感必须刷满,关键是可以用公款。

前线每取得一点小胜,便要被这帮人吹上天,反正皇帝英明神武,燕国小儿只敢躲在关隘里瑟瑟抖。

反倒是农事版块冷冷清清,没什么看头,更没什么赚头。只有刚刚上洛的农家许夫子过三篇农事心得,也没引起什么共鸣或争论。

除了大周日报扩版,报纸署竟然还出了两本期刊。

一本正正经经讨论学问的,叫做《求是》,听说还是明相亲笔题名,一册足足要一百钱。

反正明相的实事求是学说已经颇为有名,便连北燕士子都有许多人大为认可,这期刊名倒也应景。

还有一本纯消遣的期刊,叫什么《天下奇闻录》,专门刊登一些民间奇谈怪论,有些还好吓人。就这上不得台面的一本竟然要二百钱,贵得要死。

按照姜云逸的说法,眼下的读者群体都是吃饱了撑的没太多正经事的那帮人,不差这点小钱。

已经荣升权报纸署令的张自在这几日整天责怪自己太保守了,九月初二行的《天下奇闻录》第一期,他大着胆子印了一万册。

头几天只卖出了几百册,还以为凉了,捉急得嘴巴都起燎泡了。后来,似乎是口碑一酵,忽地就爆了,一直加印了十万册,仍供不应求,许多商人都是成千上万册的批,然后运到外地去卖。

报纸署刚成立的采风部,主业都不管了,都被张自在派下去坊间搜集奇闻怪谈,找不到就自己编!

就这样,人类第一批无良小编,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高度匮乏的情况下,诞生了。

在报纸署蒸蒸日上之际,九月二十六日,一个很好的日子,张自在成亲了。

先前由于张自在自作主张揭开了兖州水灾罪魁祸的大锅,引了严重政治后果,之后的相府扩编报纸署又被剥离了部分产业,许多人都以为张自在的仕途受到了极大影响。

尤其是之后内阁成立时,报纸署只是由内阁主管,但半独立运营,就更加深了这一认知。

直到报纸署忽然来了一波新爆,许多人才现,张自在并未失宠,仍然是姜云逸信重的亲信,被剥离了部分产业的报纸署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许多人直感慨魏国公好气魄,敢在张自在遇冷时与之联姻,这下真是赚大了。

至于张自在其实是见色起意,还当着双方长辈的面,立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都被淹没在这些喧嚣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