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实事虚做是什么意思 > 宜春生活散记1(第2页)

宜春生活散记1(第2页)

权衡比较后,我意向选最后一家,就近方便还有就是档次也不错,毕竟这里写字楼林立,尽管有公办的由着他们的小孩上,但估计也会有不在乎钱的到这里来,各层次混合,也可能其乐融融。

宜春生活散记·打鱼打工

易中生

晚饭后,沿着袁水往下行走,饱览两岸风光,这一带已经是宜春城区的边沿,老旧的农民房不见了,高层电梯房拔地而起,尽管还有不少空地,但大部分已经围起来了,施工声,大型运输车碾压声,再加上河水的哗哗声混在一起,说很清静实在与事实不合。

河边上的水里,停着不少能容纳一两个人的小渔船,木质铁质甚至塑料材质的都有。但并没有看到有这样的小船行驶在江心。这时有一四五十岁的人在修小船,这小船是由人工摇动双桨前行,动静都靠着双桨,而在船里放着鱼笼(应该叫鱼龙,一般铁圈和渔网扎在一起,形成长龙状),这种捕鱼工具,我早前见过,在鱼笼里放上食饵,丢进水里,如有鱼钻进去觅食,则进去容易出来难,一般是晚上放,第二天清晨收起来。如果这个地方鱼多,运气好,收获还是可观的。

我与他闲聊,得知他就是岸上这个社区的。他说,现在可以说洗脚上楼了,以前还每人有五分田,可以种蔬菜和稻谷,就是你们小区的这一大块也是村里的土地,现在都盖了房子。我们村现在没有半分土地了,当时每个人口分了三万多卖土地的钱,再就是按旧房屋的套数和面积,几乎就在原地方盖起来这样一个小区,我按政策换了六套新房,用这卖土地的钱补多买的面积和地下室车库的费用,适当装修了几套,现在几乎没有与这土地房产相关的一分钱了。尽管有六套房,但一套也不敢卖,小孩都还没有成家,他们还要读大学,安家,这钱从哪里来啊。尽管现在这房子可以买到三千多一平方,一下出手,可以见到钱,但卖出去容易,买进来难啊。这装修好了的,一个月也可以有一千五六百元的租金收入,细水长流,生活也没有大问题。

他接着说,现在村里也没有什么生钱的行当,没有企业也没有多少固定资产可以来钱。个人嘛,年轻一些的,出外打工,卖苦力,像我这样的,附近有工打,也会去做一些,这打鱼也有一些收入,一般情况下,一个晚上也可以打到二三十斤鱼,买了也能见几个钱,当然有的时候打上来的只够自己吃了。

听了这席话,我就想,还好他历代生活在这城边上,碰上了这城市大扩建,尽管这土地价钱与商品房有天壤之别,但毕竟还见到几个钱,而边远一些的地方,土地政府不去征收,农作物也值不了钱,而又没有生钱的门路,几乎是两袋空空,比这更难受了。看来一个地方的展,城市要扩大,关键是这个地方要有生财之道,一个家也好,一个地方也好,要有进钱的门路,这样才不至于生活茫然,有钱不敢用,有房不敢卖,这钱不敢用,这房不敢卖,怎么去搞活经济呢?百姓是最实在的,道不懂,理懂。

宜春生活散记·层峰圈

易中生

卢州北路最北端,沿着这路一公里来路有宜和园,和园,宝湖城和坤元几个小区,前对面是禅博园,在这路上就能看到这山顶上的禅博园的建筑,而这路边还没有看到什么建筑,至于这一带是不是会搞开不清楚,不过在宜和园对面已经围墙围起来了,很多车排成长龙在等着装挖出的土方,因为这山坡不高也不陡,削为平地也不是难事。卢州北路头上围起来了,据知情人士说,在这里准备建一座大桥把袁水两岸连起来,因为这袁水到宜春城东北段真是七拐八弯,几乎走到哪条路头,都可能碰上它。

而这宝湖城这几个不同名的小区几乎是沿着这卢州北路一字排开,他们后面也是山坡,要想往后扩张几乎不可能,也就是说,如果这桥一通,对面也沿路开成小区,这路段成为有人气的街道也不是不可能,因为这袁水对岸很有展前景,起码它有的就是相对平坦的土地,有这就足够了。

而现在宝湖城这一带,具体看来并没有看到几栋高楼建筑,中式别墅倒建了不少,并都沿着这路建筑,在人们的印象中,别墅都建在有山有水而僻静的地方,沿街的是店铺而不是别墅。早前听人说,等我有钱了,在城中心买套房出租,再在山野之中买栋别墅自住,过着这有保障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而这沿街别墅总觉得有点不伦不类,并在销售广告中还陈述为为层峰人士打造,这是层峰圈,我真不知道怎么理解。

小区建别墅,这有管事部门的规划,也有开商的考虑,别墅不是人人都买得起,实力才是硬道理,有这个硬道理还得有这样高雅的情趣,两者一合,这不就成了层峰吗?有了层峰,这小山坡也不就托福吗?所以很多有别墅的小区房价也低不到哪里去。可能这是开商的想法,或者经过实践证实。但依我看,在城里或城附近,这适合盖房子的地方越来越少,一栋别墅就是住这么一户,如果把它盖成几十层的高楼,它的使用率要高多了,再是不是能提高档次,这是个人的看法,起码我不这样看。正如公路上跑着各种各样的车,在我看来只有大小之分。坐上公交车,有人帮你当司机,下车只要拍拍屁股走路就行了,哪有找不到车位的担心啊。当然小车总有好处,起码自由,想到哪里就到哪里。事情总是有利有弊的,难以求全。

宜春生活散记·小地方

易中生

宜春站有两个出站口,到这次回宜春才知道,以前都是从地面出站口出来,而这次从地下出站口出来。这就麻烦了,去接人到底在哪个出站口呢?

要赶快搞清楚,否则错开了,互相都找不到人。去咨询车站工作人员。说高铁从长沙到南昌方向都在地面出站口出站,从南昌到长沙方向都在地下出站口出站,而所有的普通列车都在地下出站口出站。咨询清楚后,回了一句:一个小地方,还搞两个出站口,搞得人无所适从。这工作人员很不服气了,你说宜春是小地方,你知道一天有多少人进出吗?有时一趟车来了,上千人出站,而一趟接着一趟,一个出站口怎么够了呢?他很认真地说,看不出有半点开玩笑的成分。我说,我到的地方也不多,起码南昌,长沙,广州,深圳等城市在一个站内都只有一个出站口。他马上接嘴说,南昌算什么,一个车站广场都没有宜春的大,看到都不舒服。我没有再和他多理论。估计他是因为把他工作的宜春站看小了,有瞧不起的意思,所以才大动肝火。我赶紧说我也是yc市人,只不过不是yc市区人,并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只好这样赶紧离去。而这工作人员还在愤愤不平唠叨着,至于是什么,没有去听,一是没必要,二是用地道的宜春话,谁去琢磨呢?

这狂妄,夜郎自大式的心理,如果是一个两个人有,或者只要管好自己,不要影响或支配别人的人才有,是无所谓的,那只不过一个笑谈,如果这种心理成了一种共识那就麻烦了,天天只觉得天只有一口井大,那谈何进步。

你看一个外国人都没有的小区,都以国际命名,什么香槟国际,只是城区人买卖装修材料的地方也来一个国际商贸城,就是润达国际这样的装饰材料都冠以国际的名称,这是不是就说明宜春就走向国际了呢?未必,这里离口岸远着呢。这里的人口结构生产经营能够省际交流就不错了,有时候县际交流都不可能,从地图得知,宜春城区与yc市所管辖的县市是没有辐射性的,这里几乎只是一个行政中心,别的实在很难说。可在另一方面,根本就不考虑外地人来的感受,就说这公交站台和站牌。我只走过几条线路,但有站台和站牌明确的几乎不到一半,有的有站台,但被垃圾桶摩托杂什占领,要人无可措手脚,车来了,只能跑到马路中间去乘坐。有的只有一个用铁皮做的公交牌,竖一根铁杆,很多地方还歪七八老躲在树丛中,如果一个外地人,没有导航,想找到它,问一两个人估计还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难以辨识。如果有几路车到这里过,就做几块牌子,各说各的,字体规格都不一样,甚至方向都不一样,就说百树学校站,26车的站牌就正好相反,标示的方向与行进的方向正好相反,还好早前在这里坐过车,也与人说起过,别人只能淡然一笑。这次上车后,与司机说,司机还说我不会看公交牌。更有不知多少的招呼站,除下这三个字,什么都没有,熟人没得说,外地来的人怎么知道这里上下车合不合适。反正要你哭笑不得,有导航也要你东张西望其地标性建筑等。像这样的,与国际有什么关系呢?与县际接轨都难。

我觉得先要有县际省际的视野,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坐井观天,先要认识自己,做好自己,这样才有本事去融合他人。否则只能长期处在省内一个尴尬的位置。

宜春生活散记·蝴蝶桥

易中生

蝴蝶桥这个名字两天前从出租车司机口中才得知,但实际在提心吊胆中在这前面步行通过了几次。这座桥在宜春城区袁水下游,在天御南湾与大塘社区之间,估计通车时间没有十年。

这座桥从上下桥与它的间隔来看,几乎是不可或缺,上游估计有近两公里才有宜阳大桥,下游也与这等距的浦塘路上一座只能过小车和过行人的老桥。从距离来说,应该是非有不可了。两岸都是新城区,靠南面重要的就是火车站,人流就不说了。北面也有一个比较大的社区,大塘社区。在这里有yc市人民医院,从招牌看后面还加上小一些的“北院”两字,据知情人士说,本来这里就是总院,不管是占地面积还是医疗设备,原中山路头上的yc市人民医院都无法比的。而在这两岸之间的这样一座重要的桥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它。

两头分开岔道,进出分明,可能就是因为这形状叫蝴蝶桥。但来回只能过一辆车,这如果有车在桥上不走了,只好干瞪眼。还有一个特别的,没有人行道,人要在这上面通行,要不就在车行道上行走,这危险和担心就不用说了,要不一个手搭在护栏上,紧贴着护栏,走一步,停一步。好不容易走到桥中途,有观景平台,在这里上可以看波澜不惊的宽阔河面,时不时有人拖着塑料球在其中游泳,也有人在岸边垂钓。而下游是汹涌的波涛直冲而去,出雷鸣般的响声,但在进出岔道口往下看,原来这里筑了一道拦河坝,上游的水到了这里缓缓流动,激荡着这钢筋水泥做的隔断,似在摇晃,下游也从这里开始水通过泄洪孔喷射而去,气势还不一般。问知情者,说这拦河坝一不是为了灌溉,二不是为了电,只是为了上游城区看水面舒服一些。这也没有什么错,赏心悦目谁不希望呢?我进一步推导,修这桥是不是临时主意,修拦河坝要打基础,何不在这基础上再修一座桥,这样一举两得,可是这本来没有打算修桥,基础也并不特牢实,就只能修成这样只能过车,而且只能是两车道不能过人的桥。

如果是这样,也说明管理者很会过日子,只是计划不到位,也没有从长远考虑。所以在这上下游附近修一座像样的桥估计不会等很长的时间,这桥管事的被管的都要过。何况这附近还有几个像样的小区呢。

宜春生活散记·袁州及其他

易中生

东汉时候河南汝阳县人袁京(69-142)在蜀郡为太守,离官后隐居到当时宜春县城北山之麓的五里山,后葬于此,他是继东汉大隐士严子陵之后,第二位最具影响的山中高士。故将五里山改命名为袁山,后宜春改设郡,于是命名为袁州。

与此相关的袁河,又叫袁水,是一条自西向东的赣江支流,源于萍乡的芦溪武功山,有多个源头,在芦溪又叫芦水,进入袁州后就叫袁河,也叫袁水。按南江北河的称呼习惯,这河应该叫袁水或袁江,因在袁州段地势比较平缓,两岸丛林密布,这一段又称秀江,有的说从新田河(稠江)与袁河汇合处至分宜一段,水澄深碧,莹澈如练,故此段有秀江或秀水之美称。但在一般情况下,只是说在宜春城中的一段由于风景秀丽,称为秀江。出袁州后,到分宜,被称作清源江,而到新余后又称作渝水。最后在樟树注入赣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