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包头市档案存放处 > 军中太学(第2页)

军中太学(第2页)

更不要说还有对敌的方式,那真是没经验别想讲,实话说,皇帝能撑到现在才让韩盈惊奇呢。

脑海中掠过这些念头,韩盈什么也没说,而是行礼道:

“微臣韩盈,参见陛下。”

“是韩盈你啊。”

刘彻似乎还没回过神来,见是韩盈这个心腹,也就随口问道:

“韩盈,你觉得朕于军事一图如何?”

好嘛,汉武帝都被虐不自信了?

想想霍去病现在的年纪,韩盈觉着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事儿也不能顺着皇帝的话说,她想了想,开口道:

“孙武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陛下善国谋,而霍侍中更善伐兵,此非同道,而论国谋,如今陛下改弦易张,重定国策,夺匈奴千里之地,威震四夷,如何能说不善军事呢?”

都不是一个领域的,想这些干啥?霍去病再有天赋也不是在您的指挥下嘛!

其实刘彻也明白这些道理,只是面对这种事情就是会有一些挫败感,当然,也不多,只要愿意换角度一想,瞬间就会开心起来,韩盈的话算不上多么高明,但就是卡准了刘彻此刻的心思,闻言,他面上不由得多了几分笑意:

“惯会说些好话!”

韩盈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臣所言句句属实。”

“哈,你啊!”

刘彻被韩盈逗的笑了一声,片刻,又收起了笑意,严肃道:

“国谋虽为上等,却也需伐交,伐兵支撑,朕虽知伐谋,却不知伐交,伐兵,虽能用将,却终究不知其能究竟是何水准,终究不是好事。”

国家战略方针的制定,必然要基于国家的总体实力,军队战斗力也是一项,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而军队的战斗力在如今又颇为依赖将领,所以将领的实力如何,便非常重要,如此,便需要能够正确衡量他们的能力。

这个思路非常正确,就像后面的李广利水平其实并不差,但没办法和卫青,霍去病比,再加上当时国力下降、军队军人素质不足等诸多原因,让他去攻打大宛,哪怕打赢了,带回来足够的马种,震慑了其它小国,其损失仍旧远高于收益。

当然,这里面还有汉代使者与后世完全不同的‘横暴’行径在起反面作用,但不管怎么说,汉武帝贤明的时候,他是真贤明,可后面……

算了。

掐断了自己发散的思维,韩盈道:

“率兵打仗与治政虽有不同,可总有几处是相似的,就如粮草筹运,终归是要会算,而且要算好的,虽说纸上谈兵误事,可若无纸上谈兵,那此人连误都误没有能力,臣觉着……或许可以如太学这般,教些潜力出众的新人试试?”

没上手过,自然没办法,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为基准,分辨他人的能力如何,但没办法上手的东西多了,总不能一一都试过才能确定,只要基数够大,样本够多,照样能够估算,不过……

军中开个‘太学’,绝非易事。

原因很多,将领不是教导出来的,是实战经验喂出来的,就算是有老兵积累了这些实战经验,谁又会把这些能够当作家传的实战经验无偿传授给他人呢?再者,就算是教导会了,也没办法像太学那样,直接给予升职的奖励,确定将士晋升的,最好是军功,也只能是军功,而非纸上的考试成绩。

当然,自己演习的实战也算军功的一种,就是这个成本以农业国来说还是太难承受了,不过这不代表教导的这些经验没有任何作用,就如今这教学资源稀缺到极致的时代,哪怕只教导点算数,能算清楚后勤的账,都能增强不少战斗力。

反正,提升中层人才的水平,对战争的取胜肯定会有极大的助益,就算不成为真正的军学校又如何呢?

“好主意。”

刘彻同样是想到了这些,他一拍案几:

“去请卫青来,朕要与他商议商议,如何在军中再办个太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