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今天的月亮是上弦月吗 > 第53章 遗诏(第2页)

第53章 遗诏(第2页)

姜淮于是跟着方老爷去了方阁老的书房,见方阁老正坐在书案边写字,虽已年过花甲,头胡子都已花白,却还是神采熠熠,那一手字亦是苍劲遒丽。

“见过方阁老。”见方老太爷并未理会她,姜淮率先开口道。

“老朽已辞官多年,娘娘这‘阁老’二字,老朽愧不敢当。”方阁老说着,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把那写好的字搁置一边,姜淮见那上头写的,是“担风袖月”四字。

方阁老对着方老爷使了个眼色,他知晓姜淮独见方阁老,不只是为着瑾柔那么简单,于是知趣地退了下去,还遣散了侍立在外的下人们。

姜淮拱手作揖,行的是官员间相见的礼,“方阁老虽已辞官多年,但到底是内阁辅,百官之,为官多年两袖清风,直言进谏,乃是太宗皇帝的心腹托孤大臣。便是太宗皇帝驾崩前,也许了阁老百年后配享太庙的尊荣。如今自然在官场中,也是最为人敬仰的。”

“皇贵妃娘娘不必拿这些话来抬举老朽。”方阁老并不理会她的恭维,“如今老朽已避世多年,只想做一闲云野鹤,不愿理会朝堂政事。”

姜淮想着若是贸然提起宋清朔太过鲁莽,于是便说:“但方阁老虽已退居幕后,但到底方家子孙,也还有在朝为官者,阁老的门生更是遍布天下。便是皇长女与皇长子,那也要叫阁老一句‘太外祖’。雁过留痕,阁老要想真正‘担风袖月’,谈何容易?”

“儿孙自有儿孙福。”方阁老慢慢悠悠地饮了一口茶水,说出的话也是慢条斯理,“方家百十来口,这孙子那孙女,这玄孙那外孙的,若是个个都要操心,老朽这条老命,怕是早就交代咯。”

见姜淮听了这话依旧不为所动,他又看了一眼这位舒妃娘娘,颇有深意地说:“更何况大公主与大殿下明有长宁郡主相助,暗中又有宋清朔大将军做靠山,哪里还用得上我这个大半截身子都入土的老头子呢。”

听方阁老提到宋清朔,姜淮知道是时候说出自己前来的真正目的了。

她自袖中拿出一枚玲珑小巧的象牙印章,将那印章呈至方阁老面前,试探性地开口问道:“倘若,是为了太宗皇帝的嘱托呢?”

“这是?!”方阁老见到那印章,惊地一下直起身子,自椅子上起身,有些颤颤巍巍地接过那枚印章,放在手中细细审视一番,“这是太宗皇帝的私印!怎会在你手中?!”

“阁老既能清楚瑾柔公主背后的靠山是宋将军,那想来对我与宋将军的关系,也不会不知晓。”姜淮知道,什么都瞒不过这位内阁辅的眼睛,何况要得人助力必得坦诚相待,于是也就不隐瞒了。

“宋将军如今倒是真有本事了。”方阁老哈哈笑了两声,看不出是嘲讽还是赞许,“手都伸到了陛下的后宫里,连舒妃娘娘都是他的心腹。若是太宗皇帝知道他这个小外孙如今这般出息,在天之灵,想来也会欣慰的。”

“但若是太宗皇帝知道他的这位宝贝外孙如今只能困在京中做一笼中鸟,甚至不知什么时候就连自己的小命都丢了,想来也会不安吧。”姜淮看明了方阁老对朝堂争斗没有兴趣,也不在乎他的曾外孙能不能登上皇位,一心一意,唯有对太宗皇帝的忠心不二。

“舒妃娘娘适才还说,会助大皇子成为储君,会用心庇护大公主,怎么这么快,就和宋将军一起密谋篡位了?还想拉拢我这个老东西。”方阁老这番话却也不是真的指责,更多也是为了试探姜淮真正的意思。

姜淮忙说:“阁老言重了。宋将军从未觊觎皇位,更是从无谋逆之心。宋将军幼年之时,也曾蒙阁老教导,对于自己这位小徒儿的为人与才干,想来应该比我清楚。若是他真的属意皇位,阁老以为,陛下还能好好即位吗?当年太宗皇帝病重之时交代阁老之事,宋将军清楚,阁老更清楚。”

“既不是为了夺位,宋将军派娘娘前来,又是为何?”方阁老想到了那封遗诏,可遗诏中的内容,连他自己都不甚清楚。

姜淮又说:“宋将军是将才,但如今边关未定,强敌频频来犯,宋将军却无奈被困京都。即便陛下派他出征,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的武将是个什么结局,阁老不会不明白。太宗皇帝在的时候,最心疼的就是这个外孙,若是眼睁睁看着他为大梁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太宗皇帝又会怎么想。”

方阁老见姜淮提到太宗皇帝,神情微动,当年他只是一个没有家室没有同党,刚刚中了进士的儒生,虽领了个谏院的差事,但也不受重视。每每想要进谏,都被上峰顶了回来。

但太宗皇帝却看重了他为人正直,甚至不把他偶尔直言进谏的不敬放在心上,一路提携,他才从一个寒门子弟成了如今的内阁辅。

太宗皇帝病重之时,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他殡天后,新帝即位,会对华清公主与宋清朔赶尽杀绝,这才留下遗诏,嘱咐他若是有一日新帝要斩草除根,便拿出这遗诏,保下他们的性命。

见方阁老虽神情有些动容,却也没有回复姜淮的话,她又说道:“其实,将军与我都能猜到,那封遗诏是太宗皇帝给宋将军的一条退路。但是阁老想过没有,若是宋将军不在了,陛下就没了掣肘,到那时他想立旁人所生之子为储,大殿下与大公主的处境,不会好过宋将军今日。到那时,又有谁能留下一封遗诏护他们周全?还望阁老三思。”

说完,她对着方阁老重重一拜,“阁老今日相助,不只是为宋将军,更是为了大殿下与公主。”

方阁老到底还是心系方家子孙,又想起太宗皇帝临终前的嘱托,虽不愿卷入朝堂争斗,却也还是对姜淮说:“那遗诏,太宗皇帝曾嘱咐老朽,一定要由老朽亲自保管。因此恕老朽不能将其交给娘娘。但娘娘既是宋将军信得过的人,将军既想知晓遗诏中的内容,那便让娘娘一观吧。”

说完,便拄着拐杖走进了书架后的密室,过了半刻钟的时间,手捧一个明黄色锦匣走了出来。

姜淮深深拜谢方阁老,只见他从锦匣中拿出一封诏书展开,诏书中赫然写着“华清公主之子宋清朔,骁勇善战,战功赫赫,即封为北疆王,终身驻守雁门关,非死不得离”。

方阁老见到诏书中的内容,却是对太宗皇帝的意思了然于胸,对姜淮说道:“太宗皇帝深知陛下与先帝都是多疑之人,断然容不下宋将军。宋将军一心只想收复漠北,如此,也是太宗皇帝对他的成全。”

“我明白,宋将军也明白。”姜淮又对着方阁老深深鞠躬拜谢,“多谢阁老相助。”

是封赏,也是流放,但除此之外,太宗皇帝,也没有其他法子,为宋清朔留下一条万无一失的退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