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咸鱼翻身还是咸鱼 > 第3章 成立锦衣卫(第2页)

第3章 成立锦衣卫(第2页)

宋老太爷一直觉得张氏之死,宋平之得肩负起一半的责任,有如此不争气的孩子,无颜存活,气都被气死了。而宋老太爷一辈子都在兢兢业业的执行着“振兴门楣”的大事,别看家中子弟还多,但他们宋家在整个京都都是人丁单薄的家族,这到了孙辈才稍稍有所起色。

“你个不孝子。”宋老太爷气得手直打哆嗦,指着外面,“滚,给我滚出去。”

“好咧。”宋平之麻溜的起身,捏了儿子的手一把,悄声道:“儿啊,自求多福哈。”

宋赟看得目瞪口呆,自己这个爹堪称咸鱼典范啊!

厅堂中在坐的都是男子,应该是有大事商量。宋赟一秒切换成正经模样,肃穆相对。

“小五,坐下吧。”宋平文道。

宋赟坐在宋少阳下方,宋家男丁少,排除未成年的,二叔宋平武还远在通州。宋少峯、宋少秋、宋少阳、宋少筠都在,宋家人都长得不差,高高瘦瘦的,宋少峯成熟俊朗,宋少秋翩翩君子,这两人都有股读书人的气质,一看就很能读书。宋少阳眉目深邃一些,骨结粗大,应该常年练武所致。宋少筠长得圆胖,有股呆傻的气质,但双眼清澈散着精光,一看就是学渣,并且小心思极多的学渣。

“陛下要成立锦衣卫。”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有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锦衣卫是干什么的,但宋赟知道啊,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锦衣卫一般是皇帝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审讯。

锦衣卫巩固皇权,威慑文武百官。

宋赟在闭眼听曲的时候,也是大致的解了各朝各代的历史,尤其是北周的历史进程,根本没有锦衣卫这一官衙。皇城出了案子一般都是顺天府府尹处理,若是皇亲国戚犯了国法由大理寺审讯,宗人府监督。

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这是哪个穿越者在搞事情?

今早朝会,钦天监曰:“洛阳河畔出土神石,乃仁宗神策石,上书有魑魅魍魉祸乱北周。”

文武百官心生不详:马屁精不开口则已,一旦开口必有事端。

果然,年轻的帝王吐出一口浊气——孤欲成立锦衣卫!

若是换做前朝,底下的文武百官早就一哄而上,把唾沫飞得如下雨一般,务必让陛下收回这话。要知道锦衣卫一旦成立,那陛下想抓谁就抓谁,看谁不顺眼随便罗织一个罪名即可。虽说现在的陛下爱砍人了点,但至少任何个世家子弟犯错都是公开审讯的,不是陛下的一言堂。犯的事小也根本传不到陛下那里去,尚可想法子保住性命。但这被锦衣卫抓了,头还留得住不?可就是陛下的一念之间了。

朝堂静得落针可闻,后面的等着前面的反对,武官等着文官反对,文官也等着武官率先提出反对意见,最终导致没有任何一个文武大臣敢开尊口,一个个跟鹌鹑一样。

尽管大臣们一个个心里五味杂陈骂骂咧咧,但仍恭恭敬敬战战兢兢的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早朝开至中午,只讨论一件事,锦衣卫由谁负责?由谁选拔?

内阁大学士揪掉了自己几根白毛胡须,与内阁协办大学士争得面红耳赤,虽说平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样,现在为了占取先机,可得拼了老命。六部尚书彼此拆台,你讽我本家子弟不学无术,我说你家子弟流连烟花之地,将彼此的老底都给掀了个遍,幸好掀出的都不是大事。

陛下说了,这魑魅魍魉何其多?得拼命打击,体现北周盛世的决心!锦衣卫就是国之命脉,不可忽视。。

大臣纷纷表示,既然是国之命脉,那大家肯定得推选最优秀的子弟进去。何谓优秀?当然是本家的最优秀了。毕竟锦衣卫受命于天,是离陛下最近的存在,什么风都没有枕头风好使,这些大老爷们儿明白得很。

于是在推选的时候,大臣们个个高风亮节——

这边挺身而出,扬言锦衣卫班子刚成立,古往今来头一遭,是开荒,肯定不能让别人吃苦。那边说家中子侄不成器,富贵窝里呆久了,不知道穷苦人家的生活,得去吃苦受累调教一番。

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争吵一上午,没有一个结论。

帝王节俭,从不留饭,午时一到,挥手散朝。听说出了午门还晕倒好几个大臣,一是饿的,二是太激动所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