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清穿之嫡长子txt > 87较肥一章(第2页)

87较肥一章(第2页)

就在此时,病了七十多天的康熙总算是痊愈露面,而原本还争得火光十足的众人瞬间没了音,一个个恨不得缩紧脖子过活。

他们真的没想到皇上病成这样还能好,而且还是气色照常地上朝处理政事,先前斗得有多激烈的官员,此刻心中就有多惶恐,甚至有聪明的,直接递了折子请求外放,甚至还有乞求归家养老,明明都还没到致仕的年岁。

康熙再次回到朝堂后,对于那些请求外放或是致仕的折子全部批过,又不轻不重地呵斥了几位朝中重臣,在众人战战兢兢中,此事竟就这么翻篇了,但无人敢再在康熙面前提立储之事。

弘晖与四爷在先前一直拘束身边的人,不让他们掺和到其中,如今康熙痊愈后,他们也如同先前一样,继续老老实实办着自己的差事。

弘晖已经将铁路修得大致差不多,但是离铁路开通却还要一段时间,比起铁轨来,列车才是重头戏,好在在石油开掘出来后,他就一直安排人设计列车构造,如今康熙这边给出的钢铁等各项材料充足,只等列车造出,就可以随时通车。

但是造列车与铁轨不同,弘晖一下子空闲时间多了许多出来,看着源源不断被送到跟前的钢铁,他顿时忍不住技痒起来,憋不住写了一封折子暗戳戳递给康熙。

瞧着他这幅模样,康熙不用翻开折子就能猜到这个孙子是又想搞事情了,果不其然,等他将折子翻开后,就见弘晖在上面洋洋洒洒写了一堆,找了不少理由,总而言之就是想要在这京中安装上自来水。

对于自来水康熙并不陌生,弘晖先前曾多次与自己提过,不过这要修建自来水需要不少的钢铁,不仅是康熙心里放心不下,就连朝中大臣们也是纷纷阻拦,将利器置于民间,很容易就生出乱子来。

但是这次康熙想了想此番雍王府的行事,决定还是将弘晖写的折子认真看一遍,等阅完上面洋洋洒洒列出的各项后,康熙难得有些沉默。

在这折子上,弘晖提出以铜管来造自来水管,甚至还提到一种名为“塑料”的管子在研中,等问世后就可以不用金属了。

对于康熙来说,在见识过不锈钢后,那黄铜之物就不甚要紧,若真有人敢以这黄铜制器生事,那遇上大清的连弩队,也不过是自寻死路。

而弘晖又分析了一番如今京中用水状况,同样戳中康熙心中的担忧。

这京中本就人口不少,再加上每年都有不少举子进京,还有各地的商旅,而近些年,那京郊一块聚集的人家越多了起来,不少百姓搬迁至此,眼下已经起了一片房屋。

京中人家用水本就是主要依靠水井,人一多,原有的水井瞬间就不够用起来,而弘晖提出的自来水其实是可解现下的燃眉之急。

康熙沉吟片刻,最终还是允了弘晖的请求。

终于将这件事揽下来,弘晖心底松了一口气,如今的京师城池规模还不算大,但是以眼下京郊的展度,只怕要不了几年,京郊就会成为新的外城,甚至继续往外扩张,若不然赶紧将自来水展起来,到时候不仅仅是城区百姓生活用水受限,甚至连那一片的工坊都得停工。

京郊的住民差不多都是从附近村庄搬来的,如今京师城池扩张得快,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见自行车,来来往往非常方便。

但是对于弘晖而言,这城中自行车多了也是不便,原先还觉得十分快捷,如今车多了反而要更留意安全,城中骑车飙车者不少,生事故的也很多,虽然不至于丧命,但也需加以管制,弘晖想着,若是能早日将电车明出来,或许能改善如今京师城内的交通情况。

想要明电车,先要弄出电站,这也不是一个小工程,弘晖忙得焦头烂额,不禁将目光投向他开的那些学校,也不知道那些学生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

弘晖对电机还是很期待的,因为京郊这边人口大量聚集,导致附近不少村庄都成了“空心区”,那些大地主们以前还嚣张跋扈,如今大量百姓外迁后,地主们的田地想要租出去都成了难题。

对于那些穷苦百姓日子好过了,弘晖打心底里高兴,但是看着地主家大批田地闲置,他心底也愁啊。

如今大清倒是不缺粮食,不仅是因为从美洲来的各种高产作物,弘晖还特地让商船从安南那边进口不少粮食,让大清粮仓长期处于满仓状态。

安南便是越南那一块,在先帝时期就已是大清的藩属国,那里气候适合种水稻,每年粮食都丰产,弘晖出于国内粮食防范,避免突然遭遇的天荒灾年,就从那儿进口不少粮食。

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弘晖想要将人口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那就只能在农具上努力改进,只要将电机造出来,通过大机器生产,才能真正提高如今的土地生产率。

看着日程表上排满的机器,弘晖深叹一口气,感叹生活不易,也不知道手底下的学生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o211o18o1:26:232o211o1914:55: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赢影1o瓶;姗姗来迟5瓶;芙糖3瓶;梦里不知身是客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