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离经叛道 > 第11章 老牛死了(第2页)

第11章 老牛死了(第2页)

林月对刘屠夫说,这东西我留着有用。刘屠夫赶紧点头,哦哦哦,好的好的。双方都心照不宣不再问答。林月让黄老六将手里的东西拿回去放好,还让黄老六砍了一块牛肉送给刘屠夫,刘屠夫接过牛肉,不觉眼含热泪,向林月鞠了一躬,颤抖着声音说,谢过少奶奶!他也不再帮黄老六清理牛内脏,带着小徒弟低头走了。

林月让黄老六又砍了两大块牛肉,一块送给曹姜氏,当然,还有一块送给爹和大娘。牛肉虽然又老又瘦,但毕竟是肉,曹姜氏接过那块牛肉,不感动反而忿忿不平,这牛怎么早不死晚不死,刚分家就死,如果牛在分家前死,死的牛按照曹家人口分配,她家应该分到死牛的大部分,现在分家了,牛就死了,林月不仅不再为牛养老送终,还得了大部分牛肉,真是踩了牛屎运。曹姜氏提着那一大块牛肉,连声谢谢都没说,拉着曹杰真就走了。

围观的人很懵逼,少奶奶从刘屠夫背篓里搜出这个既丑又臭的东西有什么用?

林月问黄老六,仓西县药材行哪家实力雄厚,哪家信誉最好?黄老六说,仓西县最大的药材行是袁记药材行,药材行的老板姓袁,名叫袁锦,他不仅在仓西县的药材生意做得最大,而且在京城和好几个地区都有分行,袁老板做买卖童叟无欺,待人处事诚信。林月点头,决定将牛宝卖给袁记药材行。

林月叫来莲儿,将那个滑溜溜黏糊糊的东西用一张大大的油纸包了,放进一个篮子里,让莲儿提着,林月坐轿,径直来到袁记药材行。仓西县袁记药材行以前是袁老板的一个分店,但分店的展很不错,袁锦就将家从外地搬迁到了仓西县,将分店改为总店。袁锦刚搬来不久,就遇到林月卖牛宝。

袁老板看了油纸里的东西,脸上露出惊异的表情,他收过好多次牛宝,但没有收过这么大的牛宝!袁老板瞪大眼睛看着林月,一个小姑娘,身边跟着一个丫头,小姑娘哪来的牛宝?袁锦问,哪来的?林月笑笑,我家的牛死了,这是我家牛的。袁锦哦了一声。林月说,你开个价吧。袁老板叫伙计拿秤来,称了牛宝的重量,足足有三斤六两,袁老板问林月,这么贵重的东西,你家大人怎么不来卖?林月瞪大眼睛,假装吃惊的样子,我就是我家大人呀!我不能卖牛宝吗?袁锦赶紧说,能能能,太能了,你到我的店里来卖牛宝,说明你信赖我的店,我做生意童叟无欺,家喻户晓,你找我就找对了。

袁老板做生意是否童叟无欺,林月不知道,如果这次卖牛宝确实童叟无欺,那么下次卖其它宝就找他了,顺其自然展下去,袁老板就可以成为自己事业展的战略伙伴。

袁锦问,你知道炮制好的牛宝价格吗?林月摇头,但我知道炮制好的牛宝价格会翻倍!袁锦点头,是的,你卖的是生牛宝,所以价格没有炮制过的牛宝贵。林月点头表示理解,像这种没炮制过的牛宝,连汤带水的,自然没有炮制过后直接入药的牛宝贵。炮制牛宝是个技术活,林月不会炮制,没技术没设施,她只能卖生牛宝给袁老板。

袁老板确实童叟无欺的,他略略一算,就报出了五百两银子的价,一个生牛宝卖五百两银子,这是当前的行情,来之前林月是了解过的。林月点头,拿走五百两银子的银票,心里对袁老板做生意的诚信自然就有了很高的评价。袁老板不因为她是个小女人认为好欺负就开低价糊弄她,袁老板真的童叟无欺,与这样的老板做生意,林月放心。

往回走的时候,林月摸摸兜里的银票,对那头死了的老牛默哀。老牛胃里长着这么大的一个结石,牛生应该是很痛苦的,但老牛不仅高寿,临死还送给林月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桶金。林月在心里默默为老牛祈祷,祝愿老牛一路走好。

莲儿不感谢老牛,她只对小姐的行为既惊异又佩服,自从与小姐到了曹家山,感觉自家小姐睿智得过份,现在一个又臭又湿滑的死牛肚子里的东西,居然卖了五百两银子!逆天了呀!那个既臭又湿滑的东西是个什么东西?那是一大块金子吗?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死牛的肚子里有如此值钱的宝贝,我家小姐怎么知道的?

莲儿想想,又差点惊出一声冷汗,这个宝贝差点被刘屠夫拿走了,如果真的被他拿走了,那损失多大呀!好在小姐将这块金子拿回来了。

走在路上,莲儿就目不转睛看着林月,眼前的小姐还是她自小陪伴长大的小姐吗?林月假装摸摸自己的脸,怎么呢?我脸没洗干净?莲儿仍然惊异的瞪大眼睛,小姐,你怎么变得这么厉害了呢?林月向莲儿做个鬼脸,算是回答了莲儿的疑问。

郑老大拿着先期开需要的银子回到曹家山,按照林月说的办法,招聘了几十个壮实的农夫组成曹家山开垦队,这些招聘来的农夫除了工钱,还管中午一顿饭,因为都是附近的农民,晚上都是要回家住的。这些招聘来的农夫有钱挣,有饭吃,比给地主当长工打短工强多了,所以都很卖力,肯卖力工效就高。

为了减少成本,增加利润,郑老大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和郑大嫂都参与到开曹家山的项目中来。郑大嫂带领着两个儿媳负责管理民工的生活,煮饭烧水做后勤,大儿子也是读过几年书的,郑老大就让大儿子管财务,小儿子身体健壮,郑老大让他负责管理施工。郑老大还挑出略懂点药材知识的两个民工,专门负责山上药材的开采收晒和储运。。。。。

开垦队从曹家山的山脚开始清理灌木,杂草,乱石,这些灌木杂草几乎都是各种药材,将挖出的各种形状不一,大大小小的石头再顺坡垒成石埂,将挖出的药材分门别类整理后,对一部分适合做种苗种根的,再种进土里,剩下的全部晒干,整理打包储存起来。

曹家山上手臂粗的那些藤条大多数都是鸡血藤,按照林月的吩咐,这些鸡血藤被切成片,晒干,用一个个大竹篓装着。

当然,因为曹家山的开,在山上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野兔山鸡蟒蛇蛤蚧全都遭了殃。蛤蚧夫妻被成双成对晒干捆绑在一起,林月家厨房野兔山鸡吃不完,抹上盐做成风干野味,一排排挂在后院的竹竿上。郑老大曾经给林月抓来一条蟒蛇,吓得林月和莲儿一声声尖叫,郑老大才不敢再送蟒蛇了。

曹家山的开如火如荼稳步推进。

山上的鸡血藤全部砍完了,切片晒干整理结束后,林月将鸡血藤样本用一个小包包了,仍然让莲儿拿着,轻车熟路走进袁记药店材行,伙计见来人是前次卖牛宝的小姑娘,不敢怠慢,赶紧问,卖什么东西?莲儿递过手里的小包,将鸡血藤片放到柜台上,伙计拿起来一看,眼前一亮,惊奇的问,你有这药材?林月微笑着点点头,伙计又问,有多少?林月反问,你们能收多少?伙计觉得小姑娘的口气太大,小伙计作不了主,就去请老板袁锦。

袁锦听说前次卖牛宝的小姑娘来了,赶紧出来亲自接待,招呼林月到会客厅坐下,伙计端来茶水,袁锦问,你有鸡血藤?林月说,是的。将鸡血藤样本放到袁锦面前,说你看看样本,这样的成色是中等的,如果卖给你们,你能够出多少钱?

鸡血藤在这个时代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藤条切面的颜色像鲜红的鸡血,没晒干之前,鲜红的汁液甚至会从藤条里滴落出来,人们看到这种现象感到很惊异,惊异于它的奇特和鲜红颜色的寓意,民间就有了很多关于鸡血藤的故事,比如新婚夫妻在喝的合欢酒里掺点鸡血藤水,这对夫妻必定会生很多儿子;比如谁谁谁考状元的时候,戴上用鸡血藤做的手镯,结果考中了状元;比如谁谁谁晚上做梦,梦到鸡血藤,从此做生意就一路顺风顺水,一夜暴富;比如谁谁谁原本死了,灌了一点鸡血藤汤,立马起死回生;还比如,谁谁谁活了一百岁,高寿原因就是每天嚼一点鸡血藤片。。。。。这些故事全都用不同的形式歌颂和赞美着鸡血藤的神奇。鸡血藤价格昂贵,除了寓意和被人传颂的药效而外,还因它生长缓慢,一根手指粗细的鸡血藤需要十几年时间才能成材,所以愈加显得珍贵。

袁锦做了三十几年药材生意,认为仓西县是不产鸡血藤的,他看过一些资料,资料上说这种藤条生长在遥远的唐古特,一藤难求!

林月笑吟吟的看着袁老板,袁锦小心问,你有多少?林月不先说数量,不是物以稀为贵吗!她要先敲定价格,还有,不能说鸡血藤是仓西县曹家山的,还得说是别人的,丢一个烟幕弹,云里雾里的能增加一些神秘感,做买卖丢烟幕弹,有点像林月前世喜欢的“盲盒”,盲盒有神秘感,有神秘感就能提高价格。

林月也是看过这个时期资料的,她知道资料上的说法是鸡血藤产自唐古特。所以,林月说,我是帮我舅舅问的,我舅舅在唐古特进了一些货,让我来问问收购鸡血藤的价格。袁锦惊喜,果真,这个女孩的鸡血藤来自遥远的唐古特。又听小女孩问,如果你收鸡血藤,能给什么价?

袁锦眼里盯着鸡血藤样本反反复复看,沉吟了好一会儿,说了一个收购价,林月心里迅拨打着算盘,估了一下可能收获的重量和可能得到的利润,她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装作无所谓的样子,说我回去转告我舅舅,按照你说的价格,看他是否愿意将鸡血藤卖给你。

袁锦做药材生意是祖辈传下来的基业,他心里自然清楚,收购价和批价,赚的是一进一出的差价。这种品质的鸡血藤是药材市场的稀缺药材。倘若真的如小女孩说的,她舅舅有很多从唐古特运进来的鸡血藤,袁锦就赚大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