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1979我的文艺时代朱琳 > 第五十二章 是写情诗和小说的那姜玉楼啊(第2页)

第五十二章 是写情诗和小说的那姜玉楼啊(第2页)

如果专业不一样,还是有操作空间的。比如某个专业人满了,某个专业人没满,三人中有人报了人满的专业自然可以剔除出去。

请李老师拿主意的男老师挠头道:“您说巧不巧,三个人报的都是中文系的文学专业。”

李老师:“……”

这还要怎么选?

选其中任意一个,似乎都是对另外两位学子的不公平啊!

其他人见李老师不说话,也是一阵苦笑。能想到的,他们也都想到了。这也是他们这么多人,为了一个名额犯愁的原因。

“怎么就这么巧,大家有没有好的办法?”李老师见大家都不说话,又道:“事关学子的未来还有学校的名誉,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嘶!

这就更不敢乱说话了。

这时,突然有个男老师站了起来。

李老师精神一阵,连忙问道:“赵老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赵姓男老师犹豫了一番,方才说道:“李老师,三名考生中的一个我认识。”

李老师一听,脸沉了下来,就连赵老师的其他同事也皱起了眉头。

“赵老师,考生录取事关重大,如何能徇私?你的这个想法很危险,以后最好不要再有了!”李老师的言辞渐渐严厉了起来。

赵老师知道自己没说清楚,引起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误会,连忙解释道:“大家误会了,我只是知道那个考生是谁,但是我没见过,也没机会见。而且不只是我,张老师和王老师也知道的。”

“什么,我知道?小赵搞错了吧。”

“对啊,我又不认识这几个考生。”

被赵老师点名的几位老师连连否认,看赵老师的眼神也不对了。

这下,李老师看赵老师的眼神越来越不善了。

赵老师连忙道:“李老师,三个考生中的那个姜玉楼,他是个作家。”

“作家,你怎么知道的?”李老师冷着一张脸,道。

赵老师小声提醒道:“你们想想,姜玉楼,陕地阳平县的,能不能想到谁?”

“姜玉楼?”

“阳平县?”

“作家?”

几人全都凝神沉思,仔细回忆着。

就在这时,王老师一拍脑门,激动地说道:“姜玉楼,我想起来了,是《山木》和《十诫诗》的作者!”

张老师也回忆起来了,附和道:“对对对,他表在咱们京城《当代》杂志社的《李十三推磨》是最近问世的,我也看了!”

“原来姜玉楼是他啊!”李老师也是恍然大悟道。

赵老师点头道:“没错,就是这个姜玉楼。”

紧接着,几个人都回过味了。

李老师眼中光芒一闪,对赵老师道:“赵老师,你是想说……”

赵老师沉声道:“李老师,各位,姜玉楼名气不小,而且成绩看起来也不错。他既然入围了,我们学校不录取他似乎说不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