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东汉我有母后格格党 > 第 38 章 边郡(第2页)

第 38 章 边郡(第2页)

上完课,刘隆回到崇德殿,看到床榻尾竖着一架白娟屏风。叫江平磨墨,他提笔在上面写了大朝会上“建议放弃边地”的那些朝臣名字,写完还满意地点点头。

刘隆坐下,让江平把平日进屋洒扫的人都叫进来。

四个宫女和四个小寺人进来了,刘隆平日的衣食住行都被江平包办,对这八人只是眼熟能叫得上名字而已。

宫女以春夏秋冬命名,小寺人以平安康泰命名。

刘隆对这八人道:“以后你们几人进屋打扫,不可污了屏风上的字,更不可将屏风以及屏风的字泄露出去。若是发现泄露了,立刻杖毙,家人流放日南。”

宫女寺人第一次听到皇帝如此严厉的警告,

()纷纷伏地称是。刘隆让他们散去,江平也跟着出去,又警告诸人一番。

叮嘱完这些,刘隆才去后殿,邓绥将一册书递给他道:“这是王符的奏表,我已经抄录好了,你拿去看吧。”

刘隆接过来,打开一看,谨严秀逸的字扑面而来,比王符锋锐如刀的字多了几分柔情。

刘隆又看了一遍,他现在已经不像今早上那么生气了。

边郡的太守令长不知道大朝会的情况,借着先零羌寇河内的机会,纷纷上书请求内迁。他们不仅上书,一些人还提前收拾好了行礼,准备诏令一下来即刻出发。

武都郡下辨县令虞诩带着官吏和青壮正在修筑城墙,就看到从太守府来的属吏飞驰而来,通知虞诩派人到乡下告知百姓,准备好东西以便内迁。

虞诩听到后,脸色顿时变了,质问道:“边郡内迁,可有朝廷诏令?”

属吏顿了一下,支吾道:“公卿大臣都是这个意思,虞县令还是赶紧去了,省得恶了太守。”

虞诩勃然大怒,抽出腰间的剑“铮”一声搁在属吏的脖子上,吓得属吏面无人色,一动不敢动。

“某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只遵朝廷陛下圣上诏令,从不知公卿大臣也能决定放弃边郡了。”虞诩又“铮”一声收剑入鞘,对属吏厉声道:“若再让我发现你假传诏令,格杀勿论。”

属吏的腿一软,连滚带爬上马,一边走一边叫道:“你难道就不怕太守?我回去一定要请太守治你的大不敬之罪。”

虞诩转身,嗤笑一声:“我连大将军都不惧,更何况是一太守?”

周围的人被眼前发生的一幕震住了,直到虞诩出身让他们继续建城墙,才回过神来。

县尉被众人推上来,问道:“明府,他说的是真的吗?朝廷要内迁边郡?”

县尉是当地人,自然是不愿意内迁。且不说路上遇到的困难,就是内迁之后该如何生活就是个大问题。

房子需要重新盖,家具农具都需要重新置办,田地不知道能分多少、肥不肥沃……林林总总,无异于抛弃几辈子积攒下来的家私要重新开始。

虞诩的脚步停下来,放下挑土的担子,抬头看见了众人忧虑的神色,道:“我不知道朝廷是怎么安排?但我来之前见过皇太后陛下,皇太后陛下关心边郡百姓疾苦。我出发时,与我前后脚的还有陛下派出的谒者,他就是北地郡的人。”

“圣上年纪虽小,也与陛下一样心怀百姓。去年朝中议论放弃并凉二州,皇太后陛下和圣上都没同意,尤其是圣上。”

众人听了,心中的忧虑稍解,又听到县令见过皇太后和皇帝,纷纷围上前,七嘴八舌地问:“明府,皇宫是不是用金子盖成的?”

“皇太后是不是穿的都是绫罗绸缎?”

“皇帝吃的是不是海参燕窝鲍鱼?”

……

虞诩听众人越说越不着边际,伸手让众人安静下来,朗声道:“我大汉水旱灾异几载,皇太后和皇帝躬行节俭,常穿旧

衣,朝夕一肉饭。自古以来皇室节俭未有像皇太后和皇帝这样的。”

众人听了咂舌,县尉道:“我去年去张大户家征粮,他家管家留我吃饭,一顿饭有鱼有鸡有肉。莫非皇帝饭菜的肉是什么仙肉不成?”

虞诩摇摇头,对属吏说道:“去年,朝廷出的那些换蝗虫的粟钱大部分是从皇太后和皇帝的用度中省的。”

“真的?假的?”

“今天抓了蝗虫还能继续换粟米呢?”

虞诩见众人没了疑惑,脸上露出充满希望的表情,又重新担起土。众人好奇地议论一番,一瞧县令都干起活,也纷纷忙活起来。

突然一骑飞驰而来,急急进了县城,下马找到虞诩,气喘吁吁道:“明府,王家集有一百来人的羌人骑马过来劫掠。”

虞诩闻言,立马放下担子,召集五十多名青壮,道:“这些羌人抢我财物,掠我乡民,如今敢到咱们下辨县,咱们让他们有来无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