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一个知青在大兴安岭打猎的短篇 > 第120章 寻找挠子(第1页)

第120章 寻找挠子(第1页)

张初一看完手中的信,陷入了沉思。

写的挺好,下次不要再写了!

仿佛啥都说了,又仿佛啥都没说。

这就是高干家庭么?

砰!

张初一的肩膀被狠狠地拍了一下子。

“初一,回了回了,郭丽芳给我回信啦!说我送她的罐头很甜,很好吃!”

“额,还有呢?”

“还有,告我下回别买了,太贵了,她自己就会做罐头,等秋天了给我做罐头吃!”

“还有么?”

“这还不够啊?秋天啊!秋天就能吃到她亲手做的罐头了!”

张初一不想说话了,看着颜红军拿着信在院子里手舞足蹈。

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恋爱脑吧!

旺财啊,你的死没有换回你主子的雄心壮志,下辈子投胎换个主子吧。

这吴大脑袋杀狼以后,希望别再出啥幺蛾子,这也就是碰上头孤狼,要是碰上啸天?

?(ˉ?ˉ?)

总之他们应该能消停一段时间吧。

1969年3月21日,春分。

张初一的师傅张春福两天前回来了,让李爱民帮着运回来两袋子磨好的玉米面,这是老大张书轩和女婿苏永旺孝敬的。

这段时间,李富贵带着民兵训练的更频繁了,经常跟着武装部拉练。

老爷子带回来的消息让张初一明白了形势的严峻。

红旗公社还好,听说靠近老毛子的那几个林场,人们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粮站的粮都抢没了。

王兵可能也收到了消息,带着马杰和吴小亮去了趟公社,推回来两架子车的高粱米,也不知道从哪搞了这么多。

让人意外的是他们仨给屯子里的各家各户都送了些,挽回了不少名声。

李有田给大队开大会,稳定了军心,安抚了大伙的情绪,同时布置今年的任务,榆树屯的春种还是玉米为主,家家户户都要行动起来。

这个时候东北大部分地区种植还是以玉米为主,还没有东北大米一说。

因为水稻产区亩产才四百斤左右,当时有个口号,叫作纲要,跨黄河,过长江。

纲要,即《农业展纲要四十条》,其中设定的粮食平均亩产,黄河以北是4oo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5oo斤;长江以南8oo斤。

一直到七十年代中期,东北水稻纲要仍然不容易。

而现在东北大部分水稻产区的平均亩产,都在115o斤上下,级稻等高产品种高产地块可达13oo斤左右,是以前的3倍。

张春福看到家里被糟蹋的跟狗窝一样,用毛巾裹着脑袋,打扫了半个屋子就不待动了。

走出院子点上烟杆大口呼吸的。

“小瘪犊子,俺不在家你咋没把房顶掀开了,还能再埋汰点么?

要不是看在狗子们让你喂的红光满面,肚滚腰圆的,今晚你就睡院子里吧啊!”

“师傅,咱都是糙老爷们,您这拿布子刚抹了两把不也不待动换了么,当务之急是赶快把师娘接回来!

这饭我是做的够够的了!”

张初一边从粮袋子里挖着玉米面,边埋怨着。

“你少挖点,省着点吃!不知道现在粮食精贵么?”

张春福骂了两句,进了耳房收拾跑山的那一套东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