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边缘到底 > 第72章 无米之炊(第2页)

第72章 无米之炊(第2页)

当时看着热闹的评论区,夏斌说:“苏哥,要是这短视频能传味道,我想,我们这个团队有好多可做的题材。尤其是苏哥的厨艺,还有这烟。要是能有味道,那我们边缘时光就更火了。”

“别做梦了。我相信这种技术以后肯定有,但我们现在赶不上。”苏易看着夏斌一脸兴奋的样子。

“说正事吧。这期我们做什么题材?”苏易看着大家。

“还是苏哥你定。说真的,我们还真没这个脑花。”凌波看着苏易,他知道苏易应该已经有眉目了。但苏易习惯先听大家的意见。

“前段时间我去当了几天的桥洞客,有些想法。这期我想能不能做这么一个主题:到底是天无绝人之路,还是人真有走投入路的时候?就像桥洞客吧,夏斌会去快递分拣做日结临工,而那个坐滑板车的却去乞讨。还有一个年纪不小的,每天捡废品卖。我想,都住在桥洞下,人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苏易说着自己的思路。

苏易打开一个编辑软件,开始编辑视频。可没过多久,又停了下来,

夏斌见其他人都忙着,就到屋子外,拿起一个竹枝做的扫帚,打扫外面的卫生。

从夏斌加入边缘时光开始,夏斌一直以为苏易或者其他人会像公司的hR一样,问自己能租什么,擅长什么。自己也梳理了以前的经历,算是做足了功课。

但一直到现在,不但苏易,连其他人也没问过自己这个类似的问题。后来夏斌想起,在刚到的那一天,一起吃饭的时候,苏易说过:我们这里有一个不算规矩,但大家都认可的约定:自己能做的事,尽量不要找别的人;动手能做的事,绝不花钱去办。这也是我们抱团后大家感受最深的一点。

当时凌波还开玩笑似地说:我们还有一个惨无人道的基本原则:谁做饭,谁洗碗。

夏斌有点不理解,就问,一般不都是做饭的不洗碗吗?

沈静接着说:因为做饭的不洗碗,就可能摆一摊子留给洗碗的收拾。如果谁做饭谁洗碗,那做饭人慢慢就会养成边做饭边收拾的习惯。而其他人,就可以专心地做其他事。现在我们都已经养成这个习惯了。大家抱团,不是找依靠,而是凝聚合力。

苏易接着沈静的话:以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高路到底是路变了还是车变了。后来想通了,高路只是规则变了。所以车就提起来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边缘时光的一个还不能说是传统的风气。大家都各尽其力地打理着这个被那些人嘲讽为“混顶流”的边缘生活。用最低的生活成本,创造最有意义也最有活力的生活和事业。

把屋顶的卫生打扫干净,夏斌回到苏易的屋子。苏易也从转过身来。

“下一期的视频,我想能不能做一个关于以‘桥洞客’题材的三集短剧?我先说说我的构思,大家一起斟酌一下。”

“桥洞客?”所有人都看向苏易,跟着又看向夏斌。

“我认真看了桥洞客的素材片。这格已经被打压到社会最底层的群体,可以说几乎没有物质资源。在这个群体中,大多数人都只能靠打零工和乞讨维持生存。这个群体中,很少有人会有事业和生活的概念,或者说奢求。我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然后深度解读这个群体的形成,生存状态,普遍心理,以及,这个群体是否真的只能混吃等死?”

“这个群体属于流浪汉的一部分。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报道,叫流浪大师。当时我给大家推荐过,但并没有深入去考虑。后来夏斌加入了我们边缘时光,当时我想,夏斌以前也是个企业老板,当他成为桥洞客后,是否还有东山再起的念头和信心?”苏易说完,看向夏斌。

“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真的完了,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后来看了苏哥和你们的《边缘时光》,我才有加入《边缘时光》的想法。所以,是‘边缘时光’让我重新有了东山再起的念头,而这段时间,我也有了信心。”

“那夏斌,你介意把你的故事作为我们的下一个题材吗?”苏易问。

“苏哥,我没什么介意的。我想,我也可以在这个故事的创作中,认真地进行反思。”夏斌干脆地说。

“那行。我们先商量一个题目。”

“这不现成的吗?就叫《桥洞客的故事》。”文雯以前学的是文秘,在文案上算是熟手。

“可桥洞客好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沈静说。因为在夏斌加入前,她真不知道还有桥洞客这么一个群体。

“我想,我们的这个题材,不仅仅是要介绍一个群体。而是要通过我们的三集短剧,指出或者说思考一个问题:桥洞客还有出路吗?如果有,出路在那里?”苏易说出自己的构思和主题。

“这个,有点难度。不单是拍素材,还要深化主题。”凌波做了几期已经对这种短视频有了一定的认识。

“要不,还是苏哥你来定。”沈静知道苏易应该已经有了主意,但还是先征求大家的意见。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题材我想用《无米之炊》做题目。”苏易见大家一时也没个主意,就说出自己的想法。

“无米之炊?”大家看着苏易,等着他的解释。

“所谓无米,只不过是没有物质条件。而人只要有手,有脚,有头脑,就应该有想法。”苏易把自己的考虑简捷地说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