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穿成七零资本家女儿 > 第153章 恢复高考(第1页)

第153章 恢复高考(第1页)

八月,京都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

恢复高考的提议,正式第一次写成了内参报送中央,靠推荐上大学的时代正式过去。

肖弋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并请假回了趟京都,人肉代购回来三套《数理化丛书》。

本想着拿去讨好林珍娜,没想到刚回来就现她手里已经拿着《立体几何》在背重点了,尤其她手里居然还有今年高中毕业生手写的记。

各种卷子辅导书之全,让肖弋恍惚间以为自己还在军区大院没出来呢。

京都那边圈子,消息快,弄到参考书不是什么难事。

可林珍娜一直在村里待着,也从不张罗回家,竟然在各个方面都不落于自己。

很快他就没时间考虑那些了,因为以他的知识基础想考大学几乎是痴人梦。

高栋梁比他更差,两人虽然聪明,但当兵多年,哪怕读过军校在高考这事上也不占优势。

院的人默契的关起门来闷头学习,谁也没大咧咧的出去宣扬这个消息,毕竟都是被林珍娜pua三年的同志了,还能没有这点默契了?

高考恢复的第一年,招生条件十分宽泛,包括并不限于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

一开始还考虑报考年龄限制在25周岁以下,但后来考虑在学业荒废多年、社会百废待心时刻,应最大限度地选拔人才,很快就放宽至3o周岁以下,婚否不限。

宣布恢复高考那,知青们的欢呼声吵醒了补觉的林珍娜。

那又哭又喊的嘶吼,喊的是他们被浪费掉的青春,是时代造就的悲哀。

高考恢复的消息像秋里的一声惊雷,唤醒了千万个华夏青年沉睡的梦。

林珍娜特意问过赵露西和6家明的意见,如果他们想直接回城,那年底就会给他们买工作办手续,如果他们想高考,那就跟着自己一起学习。

他们毫不意外的选择了高考,跟着林珍娜这三年他们学到了很多,也攒下了很多。

眼界宽了,心也野了,可以是非复吴下阿蒙。

于是大家一有空就凑到一起复习,互相帮助,查缺补漏。

“林知青,这道题帮我讲讲吧,我还是不会。”

林珍娜瞟了他一眼,把自己整理的错题集给他推过去。

“把这本题背下来,你数学就能打个8o分,政治和史地都是死记硬背的,背的多就得高分,语文。。。你基础还不错。”

肖弋接过记本,一方面觉得感激,另一方面又因为她不愿意搭理自己而感到失落。

林珍娜正忙着给林威回信呢,林威想报经管系,但是家里希望他学法律,理由是林父的工作决定了林威如果学经管,走仕途会比较难。

学法律就不一样了,可以当个法官或者检察官什么的,让家里在公检口更有话语权。

就离大谱!

他们就没想过等林威毕业以后,可以完全不靠分配,自己出去创业啊。

亏他们还是当官的呢,这点政策敏锐度都没樱

反正林珍娜是支持林威的,他脑子活泛,人脉又广,正适合学经管,将来再考个工商管理硕士,简简单单的当个集团老板不香吗?

何苦进到体制里去苦熬资历,再者,有林尤为那么一座大山压在头上,林威想走仕途只能从地方做起,或者进京从基层做起。

图什么浪费那个时间?……

图什么浪费那个时间?

再了,以他那个少爷性子,他是浪子都是夸他的,分明是个纨绔,真让他走仕途了,全家的前途都得搭进去。

偏林尤为觉得自己当父亲的威严,能压得住这个叛逆的儿子,就独断**的要剥夺他自己的意志。

林家对林珍娜高考的事很支持,选择专业上也没有干涉,但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她只能报考淞沪本地的学校。

林珍娜自然是不愿意的,她又不是什么只能圈养在笼子里金丝雀,广阔地等着她呢,谁要在淞沪那个地方一直待着呀。

“林知青,你打算报什么专业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