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全家穿越去古代的 > 第23章 劝说(第2页)

第23章 劝说(第2页)

苏安东看着沉默的赵玄明最后总结道:“医术也罢,读书也罢。你得学本事,强大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报仇。不知道我说的你可赞同。”

赵玄明回过神,对苏安东又施一礼道:“谢苏三叔今日之言,我明白了。”

苏安东看着赵玄明很是欣慰,这是个聪明孩子,只是一时执拗的死心眼而已。

赵玄明回到赵家后,便跟自家祖母说:“祖母您放心,日后我不会蛮干的只想着复仇了。”

赵老太太听了孙子的话后,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抱着自己孙子忍不住落泪。

赵老太太过后是对苏老太太和苏安东谢了又谢,一个劲的夸苏安东。

三日假期已满,第二日,苏安东便回县里上工。

制白糖的事,交给了自己闺女。

苏圆圆制白糖,用的是最简单的黄泥水淋糖法。主要利用黄泥水的吸附性,将杂质去除,得到较为纯净的白糖。这种办法不仅简单,而且所需的工具也易得。

苏安东几人暂时不想把这个方法告诉苏家其他人。知道的人越少越安全,以防方法泄露。再有白糖太过暴利,一旦让旁人知道了这种方法,怕引来什么祸事。

所以制白糖这个活便落在了周惠兰、苏志昊、苏圆圆身上,还好这并不是多重的活计。

制白糖是在苏安东的书房操作的,苏老太太负责看门。

还在苏安东的书房支了个炉子,弄了锅,用简易的溶解,过滤,蒸结晶三个操作制细盐。

只是这样操作去除的都是不溶性杂质,若是有可溶性的杂质,是去除不了的。

不过对于这种方法制出来的细盐,几人还是挺满意的。成色看上去并不比铺子里卖的差,家里也试吃过了,觉得比铺子里卖的细盐还好些,食用应该是没问题的。家里用的盐已经都换了自制细盐。

几人忙着制白糖、细盐,家里的其他人忙着地里的活以及日常琐事。就这样,不知不觉十日便过去了,苏安东从县里回来了。

这次回来,苏安东带回了自己所有的行李,彻底辞了工。

在这期间,周惠兰也试验出了他的传声筒规则。确实如猜的那般,这个传声筒一天只能用一次,每次通话时长不过三分钟。这个时间是几人估算出来的,毕竟没有钟表。

周惠兰对于这个次数限制是不满意的,这也太过小气了,一天只能通话一次,这可比电话差远了。

苏圆圆安慰自家娘亲:“娘,你要知足,有就不错了,若是没有呢!不是更差。这样就已经很好了,日后我们若是出远门,你也能联系上我们。要是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及时沟通。现在这个交通你也知道,这不比写信啥的快多了。而且人家限制次数,可能也是告诉我们要珍惜这一天一次的机会,别动不动的就想传一次声。”

周惠兰宠溺的点了点自家女儿的额头,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你说的对,你说什么都对”。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是知足的,这已经很不错。就是忍不住说两句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