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西游之白西游之白衣秀士 > 第64章 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第2页)

第64章 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第2页)

八戒听后十分欢喜,上前伸出手,就想要拿饼。

行者端详老者他们许久后,大喝一声:“打住!这厮不是好人!休得无礼!你是什么土地,来欺骗老孙!看棍!”

那老者见行者打了过来,将身子一转,化作一阵阴风,呼的一声,把个长老给摄了起来,飘飘荡荡的,不知道摄去了哪里。

慌得那大圣没处跟寻,八戒、沙僧都相顾失色,白马也只是惊声嘶叫。三兄弟连马四口,恍恍惚惚的,四处远望高张,并没有现唐僧的一毫下落,他们继续前后找寻。

却说那老者连同鬼使,把长老抬到一座烟霞石屋前面,轻轻放下,与他携手相搀,说道:“圣僧不要害怕,我们不是歹人,我乃是荆棘岭的十八公(松树,松字拆开是十八公)。因为这夜风清月霁(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所以特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

那长老这才稳定心神,睁眼仔细观看,真个是:

漠漠烟云去所,清清仙境人家。正好洁身修炼,堪宜种竹栽花。

每见翠岩来鹤,时闻青沼鸣蛙。更赛天台丹灶,仍期华岳明霞。

说甚耕云钓月,此间隐逸堪夸。坐久幽怀如海,朦胧月上窗纱。

三藏正自在点看,渐渐觉得月明星朗,只听得人语相谈,都说道:“十八公已经把圣僧请来了。”

长老抬头观看,乃是三个老者:前一个霜姿丰采,第二个绿鬓(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形容年轻美貌)婆娑(形容姿态优美),第三个虚心(谦逊)黛色(青黑色)。他们个个面貌、衣服全都不相同,都来与三藏作礼。

长老还了礼,说道:“弟子有何德行,敢劳列位仙翁下爱?”

十八公笑道:“一向闻知圣僧有道,,等待了多时,今日有幸一遇。如果圣僧不吝珠玉(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辞),宽坐叙怀,足以让我们见识见识禅机真派。”

三藏躬身问道:“敢问仙翁尊号?”

十八公说道:“那霜姿的人号是孤直公(柏树),绿鬓的号是凌空子(桧树),虚心的那个号是拂云叟(竹子)。老拙的号是劲节。”

三藏说道:“四翁尊寿几何?”

孤直公说道:

“我岁今经千岁古,撑天叶茂四时春。香枝郁郁龙蛇伏,碎影重重霜雪身。

自幼坚刚能耐老,从今正直喜修真。乌栖凤宿非凡辈,落落森森远俗尘。”

凌空子笑道:

“吾年千载傲风霜,高干灵枝力自刚。夜静有声如雨滴,秋晴荫影似云张。

盘根已得长生诀,受命尤宜不老方。留鹤化龙非俗辈,苍苍爽爽近仙乡。”

拂云叟笑道:

“岁寒虚度有千秋,老景潇然清更幽。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自风流。

七贤(魏晋时期七位着名文人的合称)作侣同谈道,六逸(唐开元二十五年,李白到山东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徂徕山竹溪隐居,纵酒酣歌。世人称为“竹溪六逸”)为朋共唱酬(作诗唱和)。

戛玉敲金(敲击金玉出的声音,形容声调有节奏而且响亮好听)非琐琐,天然情性与仙游。”

劲节十八公笑道:

“我亦千年约有余,苍然贞秀自如如。堪怜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机。

万壑风烟惟我盛,四时洒落让吾疏。盖张翠影留仙客,博弈(yi,下棋)调琴讲道书。”

三藏称谢道:“四位仙翁,都享高寿,但劲节翁又千余岁了。你们高年得道,丰采清奇,难道是汉时的‘四皓’(即“商山四皓”秦末的四位隐士)吗?”

四老说道:“承过奖!承过奖!我们并不是四皓,乃是深山的‘四操’。敢问圣僧,妙龄几何?”

三藏合掌躬身答道:

“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逃生落水随波滚,幸遇金山脱本骸(hai)。

养性看经无懈怠,诚心拜佛敢俄挨?今蒙皇上差西去,路遇仙翁下爱来。”

四老都称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是中正有道的上僧啊。我们有幸迎接到台(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颜,敢求大教。望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啊。”

长老闻言,慨然(感慨的样子)不惧,就对众人说道:

“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处,脱俗离尘是也。

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

至德妙道,渺漠希夷(不可捉摸),六根(指六种感觉的器官,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遂可扫除。

菩提(觉悟、智慧,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凡脱俗的境界等)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