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电影西游记之 > 第12章 观音赠宝玄奘出关(第2页)

第12章 观音赠宝玄奘出关(第2页)

太宗道:“求证善事,有劳法师了,一直没有合适的东西来酬谢你。今天早上萧瑀碰见了两个僧人,他们愿意送上锦斓异宝袈裟一件,九环锡杖一条。现在特意宣召法师来领去使用。”

玄奘叩头谢恩。

太宗道:“法师如果不嫌弃,可以穿上给朕看看。”

长老于是就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在台阶前。那袈裟就像给他量身剪裁似得,穿在身上辉光艳艳,配着毗卢帽和九环锡杖,凛凛威风中透着优雅俊秀。

看的那些文武百官在台阶前纷纷喝彩,太宗也不胜欢喜。

太宗就让法师穿着袈裟,持着宝杖,又赐给他两对仪仗队,吩咐众官把他送出朝门,叫他在长安城的大街上巡街,就跟状元郎夸官游街一般,一路慢慢的往化生寺走去。

玄奘拜了两拜谢恩后,就跟着仪仗队走上了大街。

他们在长街上走的轰轰烈烈,摇摇摆摆,长安城的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都纷纷出来争相观看,夸奖赞叹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

玄奘来到化生寺,众僧人都走下坐榻来迎接他,看见他披着袈裟,持着禅杖的样子,都说是地藏王来了,个个皈依,侍立于左右。

光阴拈指,到了七日正会。玄奘又上表,请唐王来拈香。

这个时候善声已经传遍了天下。太宗率领文武百官,后妃国戚,早早的来到了化生寺里。长安城的众人,无论大小尊卑都来到寺里听讲。

这时,观音对木叉说道:“今天是水6正会,以一七继七七,可以了。我和你去杂立在人群中,一则看看他那个‘水6大会’怎么样,二则看那金蝉子有没有福气穿上我的宝贝,三则也听听他讲的是哪一门经法。”

他们两个就来到了化生寺里观看,真的是天朝大国,果然是上刹宝寺的气象,一派的仙音响亮,佛号喧哗。

观音挤到多宝台旁边,就看见那台上讲经的人确实是明智金蝉的相貌。

那法师坐在高台上,念一会儿《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儿《安邦天宝篆》,又宣讲一会儿《劝修功卷》。

观音听后,走上前用手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怎么只会谈‘小乘教法’,那可会谈‘大乘教法’吗?”

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观音起手道:“老师父,弟子有失瞻仰,多有得罪。目前所有的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道‘大乘教法’是怎么样的?”

观音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生,只能与世俗混同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度亡者升天,能度苦难的人脱离苦海,能修持无量的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却说那司香的巡堂官看见这突状况,就急忙奏告给唐王,说道:“法师正在讲谈妙法,被两个癞头游僧,扯下台来给他乱说胡话。”

唐王就命令把那两个僧人擒拿过去,立即就有许多人把观音他们推拥进了后法堂。

等到见了太宗,那僧人手也不起,拜也不拜,仰着面道:“陛下有什么事要问我?”

唐王认出了他,说道:“你是前天那个送袈裟的和尚?”

观音道:“正是。”

太宗道:“你既然来这听讲,只应该吃些斋饭就罢了,为什么要跟我的法师乱讲,扰乱经堂秩序,耽误了我的佛事?”

观音道:“你那法师讲的是小乘教法,事实上是度不了亡者升天的。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者脱离苦难,寿身不坏。”

太宗端正神情,心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什么地方?”

观音道:“在大西天的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它能够化解百冤之结,也能够消除无妄之灾。”

太宗道:“你可记得吗?”

观音道:“我记得。”

太宗大喜道:“让法师引领前去,请你上台开讲。”

观音带着木叉,飞上了高台,又脚踏祥云上升到了九霄高空,现出了救苦救难的原身:瑞霭缤纷中手托净瓶杨柳,身后祥光护着法身。左边的惠岸行者,精神抖擞的手持浑铁棍侍立在他身旁。

唐王看见,喜不自胜,朝天礼拜,众文武俱跪地焚香,满寺众人都拜倒在地,口里念道:“南无观世音菩萨”。

太宗立即传旨,叫妙手丹青画下观音的真像。旨意一出,就选出了图神写圣的吴道子,他立即展开妙笔,画写成观音真形的画像。

观音驾着祥云渐渐地飞远,不见了金光。只看见那半空中,滴溜溜飘落下一张简帖,上面有几句颂子,写的清楚明白:

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鬼出群。若有肯去者,能求正果金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