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百度 > 第193节(第1页)

第193节(第1页)

  多少逼债逼得欠债人家破人亡,又有卖人家女儿逼良为娼的……那些人手段狠辣,却又像阴沟里的老鼠,坏事干多了,生怕哪一日知府大老爷清算他们的罪行,给抓起来投到大狱中去。

  一般说来是不敢跟官府争利的。

  晏升一想是这么回事,他开怀笑道:“看来得麻烦詹大人了。”

  门外传来衣衫窸窸窣窣的动静,一身材精瘦的中年男子阔步走来,到了门口站定问道:“卫大人在吗?”

  他就是镇江府知府詹益书,因前些日子回乡祭祖,一回来就赶紧来拜访卫景平了。

  卫景平迎出来,猛地瞧见一个五官干巴的男子,微顿了片刻才道:“詹大人。”

  晏升也对詹益书行了礼,笑道:“巧了,才将还在说詹大人呢。”

  詹益书有些愣怔,但还是淡笑道:“不知道卫大人有何吩咐呀?”

  卫景平就把正通钱庄的事跟他说了:“晏大人担忧咱们官府放贷出去的利息银子太低,断了本地放高利贷人的财路,他们会生是非,本官则以为詹大人的治下清明,不大会生那样的事情。”

  詹益书嘴唇翕动几下,虽然没拍着胸脯向卫景平说出“不会,绝不会。”之类的满话,但放松的表情显示了他并不担忧这件事:“卫大人这么说倒给本官提了醒,”,他瞧了晏升一眼:“晏大人得空将镇江府内放高利贷的契约理一理,看看有几家大户。”

  是时候找他们喝个茶了。

  “那就麻烦詹大人了。”卫景平再次朝他行礼。

  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这位詹大人爽快过头了,总让人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自家人,就是用来麻烦的啦。”詹益书呵呵笑道:“听说卫大人乡试时的主考官是文婴文大人,下官当年会试是文大人主考的,论起来咱们可是有同门之谊的……”

  他这话显然是在和卫景平套近乎,在当朝,习惯称呼主考官为“恩师”,但进士们更习惯自称“天子门生”,不是同窗的两个人彼此间不会攀“同门”。

  卫景平对他的印象有些打折扣:“……多谢詹大人。”

  提起文婴,詹益书话峰一转说道:“文大人外放有四年多了吧?”

  卫景平说道:“听闻文大人将柳州府治理得很好。”文婴在柳州府重农耕,开官学,治理有方,在当地的名声好极了,都叫他“文青天”。

  詹益书抹了点儿眼泪:“听说恩师这般好下官心里能好受些。”

  对文婴罢相终究是有些意难平。

  卫景平听了这话,对他的好感度又拉升上去一些。

  ……

  有了詹益书和晏升的全力支持,次日,正通钱庄顺利开业。掌柜和师爷都是从当地找来的,掌柜姓于,师爷姓郑,都是甘州府来此地谋生的,先前晏升家和他二人打过交道,知根知底的才敢请来用。

  开业开业的节点选的也好,初春时分,正巧有大批商贾要北上做买卖的,需要异地汇兑业务,在这里换成银票揣上,到京城提出银子,因而业务来得很汹涌,竟导致钱庄里的人手不够,卫景平都时不时亲自过来盘点账本打下手了。

  汇兑的量上来,库存银子一日比一日增多,放贷的业务也紧跟着来了。

  这日,卫景平粗略盘点了下账本,说道:“截至二月十九日存银23ooo两,放贷2oooo两。”好家伙,出去手头应急的3ooo两,等于把库存银子全都放出去了。

  这是一天都不让他白给利息银子啊。

  这放贷出去的度真是出乎意料的快。

  卫景平不禁要个感慨:镇江府的商贸是真达呀。

  二月底,他要启程回京的时候,问钱庄有多少库存银子,于掌柜拿出算盘打了一番说道:“还有八千两。”  “八千两,”卫景平问:“是前日和昨日存进来的吧?”

  于掌柜:“是哦,咱们钱庄的银子捂不热就会被人借走了。”

  许是由于利息银子低的缘故,总有人来借贷。钱庄因为库存银子不多,常有十万火急的人满怀希望而来,借不到银子又失望而归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