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高速公路大雪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奶茶引爆的回眸神器(第2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奶茶引爆的回眸神器(第2页)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中心宣布大型对撞机上的CMS和ATLAS两个实验组分别探测到疑似希格斯子的新玻色子,2013年3月14日再次发布新闻稿,正式确认了先前探测到的是希格斯子。标准模型共预言了61种基本粒子,希格斯子是最后一个被实验证实的。

希格斯玻色子是因物理学者彼得?希格斯命名,物理学家利昂?莱德曼无意中为希格斯玻色子起了“上帝粒子”这么一个名字。莱德曼不喜欢“上帝粒子”这个名字,他喜欢开玩笑说,他其实想叫它“该死的粒子”,因为希格斯玻色子是如此难以找到。“上帝粒子”源于莱德曼的《上帝粒子》这本书,这个绰号也让许多物理学家对它心生畏惧。

上帝粒子的几大问题

1、上帝粒子名字里为何有“上帝”两字

最初上帝粒子一说出自一本科普读物,事实上,很多科学家认为认为“上帝粒子”这个称呼过分抬高了这种粒子的重要性。利用类似的神学词汇来标注一个令人费解的亚原子粒子,似乎是为了触怒那些反科学的宗教人士,或至少使他们游离于科学之外。“上帝粒子”已经成为希格斯粒子的一种别称,然而它却既非物理也非神的意志,却对两方面产生了影响。“上帝粒子”是一种廉价的称呼,它在称呼上无疑抓住了人们的关注点,然而它的意思却是那样含糊,真正内容很难被人们洞悉。

2、寻找上帝粒子过程中科学家有没有动摇过

2008年8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开始运行新的大型质子对撞机。这架大型质子对撞机造价约为80亿美元。计划实施时,将有来自34个国家近2000名科学家参加。乐观估计,将在

2010年前后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然而2011年8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表示:一些迹象表明,上帝粒子也许真不存在,只是人们的“幻想”。与此同时,该中心许多科学家也认为“上帝粒子不存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  3、为什么说没有上帝粒子,就没有生命,没有人类

如果没有上帝粒子,宇宙中的所有粒子都将以光速运动。这么快的速度运行,粒子将无法结合到一起,就不会产生原子、分子、DNA、蛋白质,也就不会有生命,不会有人类,不会有其他任何物质,宇宙将会是一片虚无。

4、上帝粒子从哪里来

物理学家普遍认为,上帝粒子来源于宇宙大爆炸。事实上,宇宙大爆炸被认为是包括上帝粒子在内的一系列基本粒子的最初起源。

5、上帝粒子如何使其他粒子产生质量

上帝粒子会形成遍布宇宙空间的希格斯场,一些粒子在希格斯场中运动,就像在糖浆中穿行,因受到阻力而变得凝滞,粒子由此获得质量。不同粒子受到的“阻力”不同,其所获得的质量也有差异。

6、霍金是不是用100美元打赌不存在上帝粒子

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曾和密歇根大学的教授凯恩用100美元打赌,自信地认为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不可能被找到。不过,当欧洲核研究组织宣布找到上帝粒子时,霍金称赞了该发现的重要意义,并打趣地说:“这个发现应该能为希格斯赢得诺贝尔奖,不过害我输了100美元”。

7、希格斯关于上帝粒子的论文曾经被拒

1964年,希格斯写了两篇论文,每篇都只有两页长,内容就是现在被称为希格斯场的东西。《物理快报》接收了第一篇论文,但拒掉了第二篇论文。著名物理学家南部阳一郎在评审第二篇论文的时候,建议希格斯加上一部分内容来解释这一理论的物理学意义。希格斯加了一段话,预言这个场中会产生一种新的粒子,即上帝粒子。然后,他把改过的论文投给了那家杂志的对手——《物理评论快报》,结果发表了。

8、英国是不是举办过一场比赛,来寻找解释希格斯场的最佳方法

科学家很难向英国政府解释清楚希格斯场。1993年,英国科学部长威廉瓦多格列佛发起一场比赛,让科学家用一页纸的篇幅向他解释希格斯场,获胜者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物理学家戴维米勒。米勒把希格斯场比作一个房间,房间里均匀分散着一大群为政客聚会服务的工作人员。一个无关紧要的人可以不受阻碍地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然而,如果是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场,一定会吸引大量的关注:聚会工作人员会围拢在她周围,减慢她穿行的速度,使她带上某种“质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