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少年派从被叫做狗大户开始 > 第十八章 我就能帮到这儿了(第2页)

第十八章 我就能帮到这儿了(第2页)

另外她也同样选择性的放弃了一些科目,她很清晰,自己以后必然学理科。

那么类似于历史地理,这种文科所需要花的时间就会偏少一点。

这也是人之常情,这门科目只要合格就可以了,并不影响她今后考试。

倒是那些卡在腰眼里,甚至没有考虑好自己选文选理的人比较尴尬。

();()  虽然放弃某些科目的行为并不好,但是绝大多数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说的是一些文科的老师。

根据历史经验来说,状元班80%以上的学生都以后会选择理科,

文科对于他们来说——历史地理政治——只要能够过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那就可以了。

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概是个什么强度呢?

精英中学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从现在开始,每天上两节课,上一个星期,然后直接去考试,他们也能过。

当然这也仅限于文科。

同样因为历史数据80%以上的人都会选择理科,所以物理、化学、生物老师。面对那些后进生,或者称为学困生,没有一个人选择放弃。

说不定那些原本理科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突然间因为考虑到就业和专业的原因,硬着头皮选理科,这些人也都不在少数。

总体而言精英中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学生真的蛮负责的。

这或许也是王胜男对精英中学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江州毕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虽然说精英中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谢维州拍着胸脯吹牛,说精英中学是全江州最好的高中,甚至没有之一。

这句话都是有前提条件限制的。他的前提是在正常的高中里。

在正常的高中序列内,精英中学不要说在江州,它甚至放眼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

但江州不能算一个非常正常的地方,他有几所公办高中。他的高考率很少,每年可能两只手能够数得过来的学生参加高考,其他人都提前被海外名校所录取。或者保送,或者去少年班。

去掉那些非正常入学的学生——这个毕竟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的手腕到底能有多粗——正常入学的学生,考的差的在同济浙大,他们的平均分达到了复旦交大的录取线。

江州还有一些国际高中,其中有一所高校,他去年完成了百分百的常青藤录取率,里面的学生可能从小学开始就开始着手准备进入常青藤的资料。

可能里面有一些是捐赠入学的,但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准备资料。单纯的学生的入学对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过大的意义,他们是要去学一点东西的。

要说他们是不是个好学生,嗯,如果拿一张高考卷给到精英的高三,和他们的高三一起做的话,大概率分数还考不过精英,但别人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从小对于那些马术、高尔夫等不拿分的项目,他们每个人都会那么几项。

而要论最后的成就,精英中学的学生拍马都赶不上。

这种学校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素质教育,只是在生源上又不那么典型。

所有人都知道素质教育教育出来的学生质量是最高的,远比应试教育的高,但是它的成本太高了,光那个基础的门槛就能击败全国99%的家长。

也就是为什么江州帝都这种经济特别发达的城市是高考独立出题的,让他们自己玩自己的,让这群牛鬼蛇神自己内部先消化掉。

教育和经济发达程度其实高度挂钩,总有人不信。

说回林妙妙。

林妙妙他们寝室一共4个人,那4个人在班级中处于完全不一样的状态。

这一点,李云昭全部看在眼里。除了前面提到的梁云舒能够勉强跟得上进度以外,韦昕迪比梁云舒再差一点,但还能抓的住后保险杠,最多就是被拖在地上拖一路。

而林妙妙和邓小琪两个人从一开始几乎就被甩下了车。只是两个人又有不同,邓小琪是完全放弃,坐在旁边的椅子上,自顾自休息,而林妙妙她试图用她的小短腿追上这辆车。但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了。明明着看着林妙妙在努力,但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的成果。

就是因为没有什么直接的正向反馈,所以林妙妙到第3天其实就累趴下了。

那趴下的其实不止这里面有一个人,只是她是唯一一个被赵荣宝当场揪起来的人。

最后一节自习课。老样子,又被赵荣宝发展为数学课,经过了两三天高强度的学习。刚刚从初中的缓慢而优雅的节奏中逃离出来的众多新高中生,其实一时间还不是很适应。

();()  林妙妙感觉自己眼皮完全粘住了,她想睁开眼,但身体并不受她的指挥。

有时候伱睡5分钟,你都会感觉很舒服很舒服,而且似乎睡了很久很久,当然也有可能你确实睡了很久很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