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霸王茶姬加盟官网 > 第七十一章江南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第2页)

第七十一章江南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第2页)

();()  要是年年都有十亩、百亩甚至千亩地的田地没人耕种,豪强们该考虑的就不是怎么兼并了,而是怎么把这些地交易出去。这就注定了,孙策治下很难产生那种坐拥万亩甚至十几万亩良田的大豪强,大士大夫之家。

当然了,如果他们的每一亩地都能够被耕种,孙策更加高兴。这就是盛世之业!

孙策心目中的封建盛世就是天下野无旷土,而每一亩地都被百姓精心照顾,田地被开发到了极致。农业水平高度发达,已经不需要每名百姓都来耕种这些土地,就能保证所有人吃饱肚子。所以有大量的人口得以不用从事农业生产,多余出来去发展工业、商业。为农耕百姓提供更多的衣服、器械、工具、农具甚至机器!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封建士大夫们都清楚的道理,他们十分清楚工业才是社会财富的最大产出来源。

但有些人就是喜欢小农经济,喜欢天下均贫,每家每户都守着几十亩地自给自足。

就按他们设计的这个制度,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由谁来当商人。谁来充当工人。

一个县十几座工坊需要一千名工人,一个郡需要一两万的专业工人,世代生产。他们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大家都均田授田,每户人家都在田里进行小农经济生产,应该去哪找这一两万工人?难道要重金悬赏?可重金悬赏了,土地又怎么办?不最终还是得允许交易?

于是他们一拍脑袋!那就干脆有些人别去种地了!我给你们划分职业,你们这些人以后世世代代就当匠户,不准从事其他。

比如……蒙元,比如朱元璋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

作为一名后世穿越者,胸襟和眼界可不能跟这两位同一水平,还是得有些超越的。

毕竟孙策是真没想过,无人可以去发展工业,要靠强抓匠户,指定一群人世代为匠,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更希望的是,百姓对土地的依附性大幅降低,可以自行决定去留,得以超脱出来,主动从事工商业。

而这一点,当然也是靠税收保证的。也就是免除丁赋。

这一条看似对天下一视同仁,跟豪强没有任何关联,但这才是对豪强真正的致命一击!

这保证了孙策治下的百姓会流动到工坊、商业当中,而不是沦为农奴!

豪强们如今为什么部曲成群?还不是百姓被朝廷重税压得没办法,主动投入到了豪强门下当部曲,以求庇护,免于承担沉重的赋税。

但当朝廷对百姓不征丁赋了,他们脑袋清醒,就不可能还继续跑到豪强手下。

这才是真正解除豪强部曲的良方。

政治的智慧就是,你要处理某个目标,其实未必要把刀直接挥过去,转而处理一下其他目标,效果可能更好。

没有了强力掌控的部曲,豪强们要种地都得跟客户们好好商量,又哪来的势力尾大不掉?

当然了,你永远可以低估普通人的脑袋清醒程度。

哪怕孙策宣布了不征丁赋,但还是会有许多人脑袋不清醒,习惯性的投靠豪强,充任部曲。

大势总得有个转变进程,这绝不是政令一推行就能在一两年内立竿见影产生效果的。至少得有人引导,然后社会形成风气,大概三到五年甚至十年才能逐渐转变过来。速度取决于整体民间识字水平。

不过,既然需要有人去引导,那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自己?

就像总要有英雄来终结这个乱世,那这个英雄为什么不能是自己!

周澄给孙策提了个建议,说道:“孙郎不要总是觉得自己置身事外,旁观政令发展。我以为孙郎才是整个江东影响最深远的核心,将军府上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数豪强、大族,百姓、豪杰所瞩目。这占田开垦之令,不如我们府上以为表率。”

孙策笑了起来,忽然发现,自己穿越以来,似乎给自己建言献策最多的就是自己这位娇妻。

这哪是联姻对象啊,这分明就是自己最大的贤内助啊!堪称把一位宰相以女儿身送到了自己身边,而且毫无杂念,一心一意的辅佐自己。

();()  孙策笑着问道:“夫人言下之意,是我们府上也雇人前来开垦苑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