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霸王茶姬加盟官网 > 第九十章鱼米之乡(第2页)

第九十章鱼米之乡(第2页)

孙策从来没想过因为自己是君主就要苛刻家人,相反他一直觉得自己有所成就,不就应该让家人过上更优渥的生活吗?

周澄立即点头,看着起身的孙策问道:“孙郎要返回梧桐苑了吗?”

孙策笑着说道:“不急,我打算在附近看看,在何处给夫人修路。”

周澄瞬间脸飘红霞,现在就要修路吗?难不成要去青草丛中?虽然如今正是江南花红草绿,风景如画之时,可也太欲望纯粹了些。

而孙策则完全没有多想,只以为周澄是感动不已。

他是真的在想修路的事情,织造署数以千计的织工,每天消耗粮食也有几百石,辎车一车载粮二十五石,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也就是光运送织工的粮食,每天就要十几二十余车。再把她们产出的上千匹布帛送回吴县府库,也得十余车。

如果能将道路修起来,必然会大为省力。

不过孙策还没走出多远,就看见赵锦又光着脚丫跑到了湖边,兴奋的从湖畔的竹篓里提出来好大一条鱼。

这赶海、捕鱼都是围猎的弱化版,都能给人带来捕获猎物的快感。

孙策、曹丕这种箭术精湛的男人喜欢围猎,女人同样也喜欢赶海拾贝,下网捕鱼,摸采河蚌。

孙策颇为感兴趣的走了过去,问道:“小锦儿,你在做什么呢?”

赵锦兴奋的抱着一条大鱼,说道:“将军,我设了几处槛篮捕鱼,这鱼至少有六斤重,我们今晚可以烹饪鲜鱼了。”

孙策不由一笑,果然还是江东女子啊,有一股蛮劲。这要是中原女子,怎么也不会设置陷阱,下水捞鱼,她们即便下水也是揽裙采藕。

孙策笑着问道:“这么大一条鱼,你怎么带回城邑?”

赵锦漫不经心的说道:“有何不可?我放木桶里,让渔夫用锱车帮我送回去。他们专门做这事情,往府里送鲜鱼,顺便用麻网送大量的螃蟹、河蚌。”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孙策瞬间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立即问道:“?是说这里有渔夫专往城邑运送鱼蟹河虾?”

“是啊。”赵锦还在兴奋的打理自己抓到的这条大鱼:“这大荡里面大概有两百多名渔夫,每天就以捕鱼为业,第一选择送给织造署。卖不掉的便用草绳串起来,送往西面的吴县城邑或者东面的娄县。里面好几个还未加冠的小渔夫,还与我关系极佳。我这捕鱼的技巧,便是他们教我的。”

“他们总是把最大的渔获送给我们。夫人说省了很多运输之费。嘿嘿,所以织女们饭食很不错的,不仅有鱼虾,有时候还有鳌鳖。”

这个饭食何止是不错,简直让北方乱世难民为之艳羡。

果然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孙策记得看过一篇报纸,说抗战期间,阳澄湖一带百姓没有粮食可吃,被迫靠吃阳澄湖螃蟹充饥。

这么说袁术的部队被迫以田螺、河蚌为食也算合理。

但只有河蚌和虾蟹的军队注定了瘦骨嶙峋。真正让织造署伙食丰富的是有人为她们提供鱼虾,也有人在持续不断的提供谷粮。

吴县真正强大的也在此处,这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不仅沃土千里可以产出大量的谷粮,还有密集的水网和湖泊,可以提供大量鱼肉。

孙策正想着这些,三艘小舟从湖泊中间的芦苇丛中窜了出来。

几个穿着短褐的黢黑少年坐在船头,遥遥看到藕臂雪白的赵锦就兴奋的招手大喊。

“小锦儿,我们来啦,你猜我们这次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小锦儿,先看我的。是我母亲让我给你的。”

“都别跟我争,不然小心我拳头揍你们。让我先跟小锦儿说话。”

小舟速度极快,几个青葱少年话音还飘荡在芦苇深处,他们人已经靠近了此地,都是大荡里面的渔夫子嗣,他们大的看起来十八九岁,马上就要加冠了,小的则跟赵锦差不多大,十五六岁,总之都是慕少艾的年纪。

所以看到鲜衣怒马站在赵锦身边的孙策,所有人脸上都带有明显的敌意和戒备。

孙策不禁莞尔,这可真是误会了。自己一向是把赵锦当小丫头看待的,完全没有一丝异样想法。

可是别看他觉得自己跟赵锦是两代人,别人可完全不这么看。毕竟他才刚刚加冠,只比赵锦大四五岁。两个人站在一起,的确是旁人眼中的金童玉女。

所以这几个少年才会有这么大的敌意。刚才还在内讧的几个人,瞬间抱成一团,决定一致对外。

他们把小船靠在岸边,就带着各种货物摆在了赵锦面前,只围着赵锦热情攀谈。

一名敦壮少年第一个开口:“小锦儿,我抓了一只水獭,我听人说鱼上冰,獭祭鱼,这好像是一种非常贵重的祭祀品,跟牛一样呢。有二十多斤,你带回去吃了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