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内容 > 第23章 被子植物门2(第2页)

第23章 被子植物门2(第2页)

本科药用植物还有芡实(鸡头米),分布全国,生于湖塘池沼中,种子(芡实)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

21。毛茛科

草本或藤本。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单叶或复叶。花多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4单生或总状、聚伞、圆锥花序;萼片3至多数,绿色或呈花瓣状,稀基部延长成距;花瓣3至多数或缺;雄蕊和心皮常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多少隆起的花托上,子房上位,1室,胚珠1至多数。聚合蓇葖果或聚合瘦果,稀为浆果。

本科约50属,200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43属,800种,各省均有分布。已知药用的有30属,约500种。

本科显微结构维管束常具有“V”字形排列的导管,根和根茎中有皮层厚壁细胞,内皮层明显等。

本科植物多含生物碱类:如乌头碱、小檗碱、唐松草碱等;黄酮类;皂苷类;强心苷类;香豆素类;四环三萜类;毛茛苷等。

22。毛茛科药用植物

乌头

多年生草本。主根纺锤形或倒圆锥形,周围常生数个圆锥形侧根,棕黑色。叶互生,3深裂,裂片再行分裂。总状花序狭长,花序轴密生反曲柔毛;萼片5,蓝紫色,上萼片盔帽状;花瓣2,变态成蜜腺叶;有长爪;雄蕊多数;心皮3~5,离生。聚合蓇葖果。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达山东东部,南达广西北部。生于山地草坡、灌丛中。

四川、陕西大量栽培,栽培种其主根作(川乌)药用,有大毒,能祛风除湿,温经止痛;侧根(附子)

能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止痛;野生种块根作(草乌)药用,有大毒,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一般经炮制药用。

同属北乌头叶3全裂,中裂片菱形,近羽状分裂。花序无毛。分布于东北、华北。块根作草乌人药,功效同川乌。叶(草乌叶)能清热,解毒,止痛。

黄连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常分枝成簇,生多数须根,均黄色。叶基生,3全裂,中央裂片具柄,各裂片再作羽状深裂,边缘具锐锯齿。聚伞花序有花3~8朵,黄绿色;萼片5,狭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主产于四川,此外云南、湖北及陕西等省亦有分布。生于海拔500-2000m高山林下阴湿处,多栽培。根状茎(味连)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同属植物三角叶黄连(雅连),特产于四川峨嵋、洪雅一带。云南黄连(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功效与黄连相同。

威灵仙

藤本。根须状丛生于根状茎上;茎具条纹,茎、叶干后变黑色。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通常5片,狭卵形,叶柄卷曲。圆锥花序;萼片4,白色;外面边缘密生短柔毛。无花瓣;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离生。聚合瘦果,宿存花柱羽毛状。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各省区。生于山区林缘或灌丛中。根及根状茎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白头翁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白色长柔毛。根圆锥形,外皮黄褐色,常有裂隙。叶基生,3全裂,裂片再3裂,革质。花茎(花葶)由叶丛抽出,顶生1花;萼片6,紫色;无花瓣;雄蕊、雌蕊均多数。瘦果密集成头状,宿存花柱羽毛状,下垂如白发。

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长江以北地区。生于山坡草地或平原。根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毛茛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粗毛。叶片五角形,3深裂,裂片再3浅裂。聚伞花序顶生;花瓣黄色带蜡样光泽,基部有蜜槽;雄蕊和雌蕊均多数,离生。聚合瘦果近球形。

全国广有分布。生于沟边或水田边。全草有毒能利湿、消肿、止痛、退翳、杀虫。一般外用作发泡药。

本科常见的药用植物尚有:

升麻主要分布于四川、青海等省,根状茎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天葵(紫背天葵),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北达陕西南部,南达广东北部,块根(天葵子)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23。芍药科

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根肥大。叶互生,通常为二回三出羽状复叶。花大,1至数朵顶生;萼片通常5,宿存;花瓣5~10(栽培者多数),红、黄、白、紫各色;雄蕊多数,离心发育;花盘杯状或盘状,包裹心皮;心皮2~5,离生。聚合蓇葖果。

本科有1属,约35种;我国有1属,17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长江流域及西南。几乎全部供药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