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生大明我是朱厚照 > 第95章 土地改革(第2页)

第95章 土地改革(第2页)

“土地丈量是最容易作假的东西,很多地方的豪绅一定会通过在尺子上面动手脚,或者是收买丈量土地官吏来隐藏自己的土地。”

“因此,我们要派出可以相信的人来操办,丈量的尺子由朝廷直接放。测量的人选必须要百姓当地的官员和朝廷的官员三方共同测量,相互监督,才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

“除此之外,测量必须要经常进行三年一测。”

“为什么土地测量需要如此的频繁,地又不会变小。”朱元璋感到一阵好奇。

“父皇,一般情况下,土地不会变少,但是如果遇到天灾难呢?如今年夏天爆的洪水,淹了十万亩的良田,这些土地就会变化。”

“也是。”

“土地必须记在百姓的名下,可以代代相传,但是如果出现土地变更,就一定需要官府的手续,没有允许土地禁止变更,绝对不允许地主买卖土地,土地禁制抵押。”

“不错,如果官员欺上瞒下,地主吞并了土地,我们的人却不知道百姓没了土地,依旧要百姓交税,而地主多拿了土地,被他侵吞的那部分却不用交税,那部分的收入却给了他,一增一减之间,朝廷和百姓损失了不少。”朱标看清了其中的门道。

“何止如此啊,朝廷失去了这部分的土地,只不过是少了一点收入,但百姓没了这点土地,他们会活活饿死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鼓励开荒,如果有人开垦了新的土地,必须要他主动去官府进行申报,申报完成之后,这块土地便会划分到他的名下。由于土地新开,前两年是免除粮税的。”

“第三年才开始收税。”

“不对,老五,你不是说过不是商人才追逐利益,天下所有人都会逐利,百姓也不例外,如果百姓自己开垦了土地,他们不愿意找官府申报,而是将土地的事情隐藏下来,也是为了避免交税,那又如何解决?”

“这就是三年一查土地的重要性,如果现谁的土地少了,马上查明原因,寻找土地的去向,如果谁的土地多,不管是侵吞的他人的土地,还是自己开垦的土地,那就要查清。”

“如果这些土地是无主之物,直接被朝廷没收然后放给无地之人。百姓为了保护自己开垦的土地,只能让这些土地记到自己名下,这样他们也就没有了逃税的可能。”

“好办法。”

“我们不能将这个政策推广到全国,而是先要找一个省进行实验,督察院的人派出御史进行监察,让税部和当地的官员进行丈量。”

“我们针对土地改革的目标也要分批次进行,第一批先是那些百姓和无权无势的地主。”

“这些人的影响力和能力弱,他们不会抵抗,尤其是这样的行为,可以保护百姓的利益,地主肯定会不乐意,如果他们不愿意直接抄家就行了。”朱元璋明白了朱林的意思。

“让那些拥有功名之人呢?虽然每个省的举人不是很多,但是秀才功名以上的人全部都可以免税,他们的土地是否也算入到按人头收税之中呢?”朱标问。

“他们虽然也是无权无势,但我建议不要如此,因为这些人代表的是另一个阶级,他们并不是农民阶级,而是读书人。”

“一旦让文官察觉到我们在对读书人动手,他们便会快的实行反击。”

“我们用温水煮青蛙,拉一批,打一批。”

“何为拉一批打一批。”

“我们可以先布两条国策,第一个国策就是对百姓和没有功名的地主这两个对象进行土地丈量,丈量之后全部登记在册,摊丁入亩。”

“这两批人虽然人数最多,但是抵抗力却是最弱的挑,他们先动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柿子要挑软的捏,也是这个道理。”

“这是打的那一批,拉拢的人自然是官员,我们可以借此说收到了更多的税收,来给官员提高福利,用这些钱堵住他们的嘴。”

“吃别人的嘴软,拿别人的手短,我们给他们提高了福利待遇,他们一定不会和我们作对。”

“只要让他们认为能从这件事情获利,不光不会拒绝我们的政策,反而还会大力推进,甚至是加快政策。”

“点睛之笔就是涨俸禄提高待遇,做可以极大的避免地主和官员之间勾结阳奉阴违,对于那些政策实施的好的人,还可以进行额外奖励。”

“用一点小钱就挑拨了官员和普通地主的矛盾,这是很划算的。”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蠢人,肯定也有人会察觉到危机,很多的官员也是从地主出身,他们这些人一定是反对我们。”朱标说出来其中的缺陷。

“这次只是针对无权无势的百姓和地主,那些出过官员的地主,他们便属于官绅,并不算在第一次摊丁入亩的范围之中。”

“虽然老五的办法欺软怕硬,这是保证政策可以快有效实施的最好的办法了。”

“如果动了官员的利益,官员反对,那这个土地改革政策推行起来可就是千难万难了。”

“第二步是什么?总不能不动官员和勋贵的土地吧,他们手中的土地也不在少数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