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明第一莽夫全文免费阅读 > 第54章 循吏和干吏(第2页)

第54章 循吏和干吏(第2页)

而这些钱,全部都被他用来“妆造武当山神像,各寺观修斋赏赐”之类毫无意义劳民伤财的事情!

除此以外,这位“这位中兴之主”还到处建寺盖庙,为了烧炼之用,更是经常命人购买速香、黄腊之类物品,动则数千斤,撒出去的银子更是不计其数。

现在,你这位新帝问我,为什么国库空虚,为什么“天下已经民穷财尽”?

不要问我,问你父皇去!

刘健这些年做这個内阁首辅,表面上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却是有苦难言。

因为先帝爷对内阁生出了忌惮之心,所以他大多数时候都选择与刘大夏、马文升等六部尚书直接奏对,以此限制内阁权柄。

哪怕先帝爷临终之前,还不忘托孤于马文升,命马文升以“少师兼太子太师”之身统领六部,以此对抗权势日益增长的内阁。

为什么这个人,会是马文升,而不是他刘健这个内阁首辅呢?

();()  因为内阁首辅刘健是个循吏,而吏部尚书马文升是个干吏!

所谓“干吏”,本指一种地位低下的官吏,后来则逐渐与“能臣”联用。

干吏一般娴于吏道,善应棘手疑难问题,善于规避法令,善于改革前进,也就是经常所谓的“能臣”。

循吏只会在规矩里面办事,在礼法人情的束缚里面,照章办事!

但是马文升是个干吏,从不畏惧任何权贵,也不讲什么情面。

初任吏部尚书,马文升就对弘治皇帝滥封传奉官提出异议。

所谓传奉官,就是不经过正常途径,由皇帝亲自传旨任命的官员,成化时最为盛行,说白了就是靠关系获得官职的幸臣。

孝宗初年统加裁革,但后来也加封赏,一次竟达八百人。

马文升说,减一官,朝廷省一官之费,于是在小皇帝即位之初,他按照孝宗遗旨,裁去传奉官七百六十二人。

而马文升考察官员时也从不讲情面,对于内外官员的考察,他也很严厉,一次汰罢朝觐官员二千余人!

如果他刘健坐到马文升这个位置上面,肯定是不会这么做的,也不敢这么做!

所以,马文升能得弘治皇帝的器重,临终托孤,而他刘健不能!

这就是循吏与干吏的区别!

现在刘健这个循吏,就是在提醒小皇帝,不要贸然变法,一朝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本就日显倾颓的大明王朝将会更快衰败!

但汤昊听到这话,却是陡然发出了一阵大笑。

“哈哈哈……”

“元辅大人,您真是“目光长远”啊!”

“明明看到这大明王朝千疮百孔,却不想着去弥补,反而是想着如何遮掩!”

“您怎么就没有想过,这是在损耗大明王朝的国运,继续这样下去,大明还能延续多少年?”

小皇帝也怒视着刘健。

江山社稷,就是大局!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朱厚照就要困死在所谓的大局里面,眼睁睁地看着大明日益倾颓,最后轰然崩塌!

刘健感受到了小皇帝的目光,忍不住叹了口气。

“陛下,先帝爷即位之初,同样锐意革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