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圆梦自愿可靠吗? > 第132章 切脉辨证(第1页)

第132章 切脉辨证(第1页)

书房内,

郭湘槐说“这事,算是往好的一面走了,目前能划上一个逗号。那我来说另一件事。”

于扬武疑惑地看着他,问“什么事?你直接说。”

郭湘槐认真地说“你身体的事,之前,小罗把你所有的病历和情况都和我说了,最近都在琢磨着用什么法子,刚好老崔头又过来和他商讨了不少次,趁现在你有时间,让我和他再好好把把脉。另外,我让人在附一院为你准好了病房,陈教授明早会直接去医院为你安排做详细检查,我们准备来个中西会诊,治疗。”

于扬武用感激的眼神看向两位老人,站起来说“谢谢,真的非常感谢!”

崔学深说“都不是外人,不用客气。这事,我们诊断后,再与老鬼和陈师弟讨论。”

于扬武点头说“好!谢谢啦!”

“去书桌那边,我先来。”郭湘槐道。

坐定平复了几秒后,郭湘槐伸出右手食指放在于扬武左手寸关尺的寸口,落指非常娴熟。

外人只知郭湘槐是针灸学科的泰斗,却很少有人见过他切脉诊断,一指形针,是世人送他老祖宗的外号,代表着只用一个手指头号完脉象后就可以确定病症而行针治疗。常人所号脉先右后左,甚至左右顺序都不在乎,而他是先左后右,先候心、肝、肾,后候肺、脾胃、命门(肾)。

人体正常脉象为平脉,脉位~不浮不沉,中取即得;率~一息四~五至;强度~从容和缓,应指有力;形态~不大不小,不滑不涩。

古代中医都是通过望、闻、问、切、听来辨别病情,所有脏腑病变的问题都能通过、结合这五种方法得出结论,找出病因病灶,然后施治。

一般常见病脉为十七种,古代书籍记载从二十四种、二十七种、二十八种,甚至三十二种。

其实这个说法不全面,中医是从古道教分出来的,而符医、巫医、苗医等后来又从中医里分出去。古代中医基本样样疾病都会治疗,遇上一些急、重症时,先用针灸,后用药,或是两者同时进行,后人慢慢误解针灸只能救急而不能治疗慢性病,这是一个很大误区。

所有代代相传的针灸术,都配有一套练气法门,特别是知名九阳针、须弥针,施针人,如果体质赢弱没有练气强体,根本就挥不出那作用,甚至连针都施不完。

郭湘槐用食指诊了一会,伸出中指改用两指同诊,在寸关尺三部位不停变换位置,时而皱眉咬牙,时而眼睛放光,嘴角微翘,在寸、关位停留的时间最长,最后在尺部微用力压了几秒才收手,足足三分钟后才叫于扬武换另一个手~右手。

同样的流程和操作,而他这次居然没用两指,而是改用中指一指诊脉,在右手寸部“肺”停留消耗时间最多,收手前照样在尺部命门(肾)用力号脉。

郭湘槐收手后站起来,用一双锐利的目光看着于怀武的头部,差不多一分钟后才叹气道“年轻人,体力就是好啊!”

于扬武不解地问“什么意思?”

郭湘槐笑着说“你昨天中午行房来,对吧?”

于扬武脸色一红,说“你这老鬼,老不正经。”心里却不得不佩服郭湘槐的医术。

郭湘槐站起来,用手拍了拍他肩膀说“尺部脉象沉实有力,白根部已转黑,肾脏没什么问题。最近的生活质量还不错,双目锐利有神,忧虑少了,睡眠质量也增强了,但脸上血色红润不够,微泛白,嘴唇泛淡青紫,肝主藏血,心主血脉,说明你的肝脏、心脏都有问题。

右手寸脉浮虚,肺主气,宣肃降,促水液输布和排泄,你汗液多而臭,肺气虚外加脾失健运,这可能和你多年抽烟、喜冷饮和饮食习惯有关。…”

于扬武连忙说“停,别说了,再说下去,我全身上下会给你说得无一好处。”

郭湘槐瞪着他说“诊脉而求因论证,我不说,那号脉干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