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梁祝 马文才 > 山伯身份(第2页)

山伯身份(第2页)

王卓然拧眉,脸色一沉。

祝英台未给他开口的机会,复又伸出两根手指:“其二,梁山伯已故的父亲梁东亮是会稽一带出名的善人清官,稍加打听便知梁父在世时街无饿殍,山无流匪,百姓无冻馁之虞,这全赖梁东亮梁县丞治县有方。

“梁公在世时月俸不过三十斛,除去府中必要开销外还会余出十斛赠予县中无以为生的老者。

“此等仁爱奉献之举,深深影响上其子梁山伯和其妻也就是梁母,梁公逝后,梁氏母子延续梁公仁爱奉献之举,尽其力所之能及,接济生活上比他们更为艰难的人。

“梁家贫,仅是财贫,然其品行端、心性佳、心胸宽,为人乐善好施,仁义豁达,便是精神之富有。钱财终是身外物,但论梁山伯所拥有的是学院众学

子乃至山长、王大人、陈夫子不曾拥有的。”

说到这里,她略微一顿,瞥了眼坐上三位的神色,随后接着说:“更何况,家贫并不能说明其非士族。梁山伯和学生乃是八拜之交,情胜手足,论理他已是我祝家的义故。清官后代,祝家义故,有这两层身份,不知梁山伯的身份可还有异议?”

话罢,祝英台拱手一揖“还请山长、王大人、陈夫子明断!”

“好你个祝英台,竟然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到这时,王卓然总算是明白过来了——他被祝英台给摆了一道!

今日课下没多久,陈子俊就领着祝英台来找他了。

这祝英台信誓旦旦地同他,她有办法证明梁山伯的身份。

他不傻,思及梁、祝二人的关系,以及此前他在课上为难梁山伯时,祝英台帮梁山伯说话的着急模样,便有些怀疑。

祝英台看出他的怀疑,便说士庶有别,门阀森严,自己拎得清,还说曾去过梁家,可谓是家徒四壁,室如县罄,自己是人证等等……

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此子玲珑,懂得审时度势,是个聪明人!

现在想想只觉得可恨!

王卓然的捏着茶盏的手颤抖着:“你这等无耻的小人行径,本官可直接给你品状下下品!”

“祝英台,你怎么能这么做呢?你不是答应王大人,帮王大人证明梁山伯的身份吗?”陈子俊这人有个不知是优点还是缺点的地方,便是人一慌,

真话不用诈,自己就会说出来。

此话一出,山长和梁山伯瞬间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祝英台又趁此接过话,替自己辩白:“陈夫子,我方才可是一直在帮王大人证明梁山伯的身份啊!字字句句,皆起题承题,未曾偏题离题,且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说罢,看向王卓然:“王大人,学生答应你可证明梁山伯身份,如今学生也确实做到了,大人却为何诟詈学生?”

“好个伶牙俐齿的祝英台!”王卓然将手上的茶盏猛地搁在桌上,茶水泼出半盏,好在他手收得快没烫着。

“王大人,没事吧?”山长给他递去一方帕子,作结道,“这梁山伯身份一事我看可告一段落,就让他们下去吧。”

“真是便宜这小子了。”王卓然小声嘀咕了一句,翻了个白眼,算是同意将此事作罢,接着他捏着帕子,出声问,“山长,那块红绫可取来了?上面绣的是哪个姓氏?不过本官还是那句话,帕上所绣何姓,我都要查那太原王蓝田!”

山长的视线看向祝英台,在她身上略作停顿,随即转向了梁山伯:“梁山伯,去将王蓝田喊进来,然后你就可以先回去了。”

梁山伯愣了一下,他看了看山长又抬指了指祝英台的方向:“英台不走吗?山长留她下来有何事?”

既然问到,恰巧梁山伯又与祝英台同寝,山长略一思忖,便直言道:“那条红绫上绣的是

‘祝’字。而整个书院只有祝英台一人姓祝。”

梁山伯一怔,不可置信地看向祝英台:“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