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村边杏花白爱看书 > 27牵手(第2页)

27牵手(第2页)

赵长夏“”

荆溪没好气地问“你哑巴了吗”

赵长夏停下手里的活,看了他一眼,道“你叮嘱过我在曲家干活,嘴巴得把紧。”

荆溪一噎,暗骂她太死板,但又无言以对,只能翻了个白眼,将她分好的猪肉拿去分给在院子里等着的佃户们。

杀猪宰羊的时候,这些佃户也都有过来帮忙干活,曲锋自然不会像别的大户人家那样既要压榨佃户们干活,又不给他们好处。他给每个佃户分了两斤烤猪肉、一斤烤羊肉,那些收成好、交税多的佃户又额外多一斤。

除了佃户和小妾、下人之外,曲锋也会按照惯例给左邻右里、里正等人送一些过去,剩下的那些才是自家吃的。

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李氏已经备好了年夜饭,她按照往年的习惯拿出四副碗筷时,曲锋道“多加一副碗筷。”

李氏不解,但也没有多问,直到她看见头戴幞头、身穿玄色圆领袍,潇洒而至的赵长夏时,愣了愣。

田氏险些没认出赵长夏来,见到平常总是穿着洗得白、满是补丁的衣服的人,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风流倜傥的哥儿们,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忍不住偷瞄了曲锋一眼同样都是男生女相,可郎君却少了一丝生机活力呢

曲锋也是第一次见赵长夏这副打扮,心里不住地点头,觉得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让他更加肯定赵长夏就是出身官宦世家的人。他只有一些遗憾六月的长相还是偏阴柔了些,不然该是多么完美的一个女婿人选

至于劝赵长夏换上这身衣服的曲清江一点都不意外她给众人带来的惊艳效果,还暗自高兴让她换上这身衣裳果然是对的

赵长夏有些不习惯地拢了拢袖子。她本不打算穿这身衣服的,是曲清江跟她说冬至得穿新衣裳、吃年夜饭、守岁。这件圆领袍虽然不是新缝制的,但却是她的新衣服,因而要她在洗完澡后换上。

“坐吧,不必太拘谨。”曲锋指了指旁边的凳子。

曲家吃年夜饭的桌子是由几张矮几拼成的,曲锋坐在尊位,曲清江坐左边的主位,李氏和田氏坐曲锋对面的座位,这样一来,赵长夏便坐到了曲锋的右手边、曲清江的对面去。

虽然平常老百姓的家中都没有那么多规矩礼节,但是在冬至这么重要的日子里,又是年夜饭这种宴席上,曲锋显然不是随便安排的。赵长夏这个位子是客位,也就是说,她今日的身份和待遇都不一般。

曲清江知道她爹的用意,李氏不想去揣摩那么多,田氏则心里纳闷一个下人怎么还跑到了郎君右手边的位子去了。

“今年,大家都辛苦了。尤其是如香,除了料理家中杂事、照看我的病,还得照顾我起夜。”曲锋慰问了大家一番,而在他特别感谢李氏的时候,田氏撅了撅嘴,最后曲锋给她们了些利是钱,田氏这才笑逐颜开。

吃过了年夜饭,赵长夏的“冬至大礼包”也已经到手,她寻思要挑个好时机打开时,旁边正在刺绣的曲清江忽然打了个哈欠,声音在这个宽敞空荡的厅堂里回荡。

赵长夏“”

曲清江急忙掩嘴,扭头看赵长夏,眼神询问“你什么都没听到吧”

赵长夏收回目光,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她如此配合,倒让曲清江越不好意思,忍不住为自己小声辩解“守冬实在是太累了,忍不住。”

赵长夏被她的辩解逗乐了,板了一天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她道“既然这么累,为何还要守冬”

年夜饭后,没有节目的曲家众人自是各自回屋歇息,而按照习俗,孩子会留下来守冬,跟春节的守岁一样,冬至的守岁又叫“守冬”。曲清江已经不是孩子,自然没必要跟个孩子一样守冬,可她却这么做了。

原因是民间有谚语“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她知道守岁、守冬都只是一种大人哄骗小孩的话,但明知守冬、守岁不会真的让人长命百岁,每年的冬至,她依然会守冬来为她爹祈福。

往年曲嘉雨也会来与她一同守冬,不过这一次曲家祭祖仪式上出了事,只怕曲嘉雨也没法过来了。

在这个大冷夜里独自守冬多少有些害怕,所以曲清江说她要守冬时,一直看着赵长夏,希望她留下来作陪。

赵长夏一开始跟没接收到信号一般回了屋,直到夜深人静,才重新返回厅堂。

曲清江看见她的那一瞬间,高兴的同时心头也有些委屈,不过到底是什么都没说。俩人默默地围着火炉一边御寒,一边找点时间打时间以度过这漫漫长夜。

听到曲清江说的谚语,赵长夏的笑容略微收敛,过了会儿,道“夜里刺绣很伤眼睛,还是先等白天再绣吧”

曲清江依言放下针线,问道“可是,我们要这么干瞪眼吗”

她倒是想喝江米酒酒,可是又怕喝了酒会出现上次那样的浪荡放肆之举。

赵长夏还有最后一次“守岁”任务,她告诉曲清江“我待会儿要去巡田。”

曲清江“”

所以赵六月的意思是,只有她一个人无所事事呗可赵六月也不想想,是谁不让她在夜晚刺绣,说伤眼睛的

忽然,她狡黠一笑,道“你是需要我陪你去巡田吗好啊”

虽然赵长夏没有这个意思,但还是顺着曲清江的话点了点头“好。”

曲清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