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泰昌大明全文阅读 > 第二章 纯臣与党争(第2页)

第二章 纯臣与党争(第2页)

这人要干嘛?先是户部,后是神宗內帑,再是兵部和工部,最后还让皇帝拿钱,他这是要学海瑞吗?

皇帝的脸色越来越来难看,但李汝华却松了一口气。既然杨涟一口气把这么多人都拉出来,那就不怕了。

杨涟说完。在场的所有目光都聚集到撑着桌面坐着的朱常洛身上。户部、兵部、工部的官员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对策,没被点到的礼部、吏部、刑部官员则一脸看好戏的表情。

浙党、齐党、楚党磨刀霍霍,是时候借此打击东林党了。

不过无论立场如何,在场的人都有一个共识:杨涟要倒大霉了。

“那就别修了。”朱常洛语出惊人。“至于其他的事情。你一口气说了太多话,我没理顺。等下散会你打个报告,哦不,散朝之后写个奏疏。写完了之后立刻呈上来。”

再不以边防为重,就要出大事了。如果历史按它本来的轨迹走下去。明年,也是就是天启元年三月十二,努尔哈赤率兵攻陷沈阳,都督佥事、沈阳镇守贺世贤战死,七万守军全军覆没。

“还有别的事儿吗?没有就散朝。”朱常洛真的快撑不住了,他的上下两个脑袋胀痛得就像生长激素打多了快要爆炸的西瓜一样。

“臣有事奏。”吏部尚书周嘉谟赶忙上前跪奏道。

“说。”朱常洛在舌尖上猛咬一口,强迫自己清醒过来。

“陛下初登大宝,便诏令吏部拣选官员。奉诏后,吏部全体官员夙兴夜寐,终于整理出两京一十三省各州县的缺官,以及推荐的人选。”周嘉谟说道。

来了!浙党、齐党、楚党的人一听就知道周嘉谟这话是什么意思。新君御极,政局逐渐稳定,东林党要开始往全国插人了。

周嘉谟确实是这个意思,虽然东林党没有指示杨涟在皇极殿的事情上借题挥,杨涟说话的时候还把他们吓了一跳。但结果是好的,皇帝的态度摆明了还是偏向他们这些东林党人的。众正盈朝的时代终于要来了!

朱常洛满眼血丝,思维混乱。但他听清了周嘉谟的意思,人事调动呗。但这事儿得压下来。要真让东林党把人插进去了,以后就只能扶植阉党,靠魏忠贤来平衡了。

可他只想要臣子不想要臣党。

但现在不行,朱常洛还得靠文官们把郑贵妃撵走。这件事只能靠外人来做,谁叫“加封郑贵妃为皇后”是万历皇帝的遗诏呢。否决的事情只能让文官来提,皇帝只能“勉强同意”。如果朱常洛自己就把先帝的遗诏否了,那可就留下让言官攻击的把柄了。到时候这群人可不会管他们是否曾与郑贵妃对立过。

“卿等尽心国事,朕心甚慰。”朱常洛开口了。

完了!浙党、齐党、楚党,三党的人心如死灰。今天的朝会一过他们将再无翻身的机会。

“然宫闱之事未尽。。。。。。等朕的身体病愈之后再说吧。”两句话没有前后的因果关系,听起来有些突兀。但刘一燝(东阁殿大学士)、韩爌(东阁殿大学士)、周嘉谟(吏部尚书)、邹元标(大理寺丞)、孙如游(礼部侍郎)这些东林党的高官是听懂了的。皇帝这是在暗示他们除掉郑氏。

要怎么做呢?东林党人开始盘算起来。

浙党、齐党、楚党,与东林党对立的三党官员也开始思考。要如何坏掉东林党的好事又不惹皇帝生气呢?

次日,一个宫廷秘闻不胫而走,引爆了整个朝局:

八月十日,“郑贵妃复饰美女以进”,上“连幸数人,圣容顿减”。

八月十一日,上带病听政,形容枯槁。

八月十二日,上不豫。称病不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