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地主家没有余粮啦最新 > 32 032 全族北上 昼伏夜出(第2页)

32 032 全族北上 昼伏夜出(第2页)

梨花乖巧的点头,赵大壮继续,“我爹为何会这样?还不是为了族里?有些人不念着他的好,还趁他累倒后挑事,就不怕遭报应吗?”

赵大壮长得硬朗,冷着脸说话时,杀气凛凛的。

在场的人心虚,皆不敢反驳。

还是怕赵广昌得势后报复自己的赵铁牛脑子转得快,率先表态道,“四叔为族里操碎了心,我们都记着的,大堂兄你放心,只要四叔活一天,我们就不选族长。”

刘二跟着帮腔,“要不是老村长让咱提前出城,咱恐怕都得死在城里。”

这话一出,族里人宛若都活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表达对老村长的敬意。

首先是二堂爷,“大壮,你爹为族人做的我都看在眼里,别说他活着,他死了也没人越得过他去。”

赵青牛也道,“是啊,四叔待我们晚辈如亲生骨肉,垄地,选种,施肥,手把手的教我们,我们不会忘的。”

“要不是四叔苦口婆心的劝我们逃荒,我们还在村里等死呢。”

一人一句,全是老村长的好话,赵大壮脸色有所好转,“我不会说话,要是哪儿说错了还请大家伙别往心里去。”

“不会。”众人异口同声。

毕竟他们说的实话,这些年,老村长的确为族里做了许多事。

二堂爷问,“接下来怎么打算?”

赵大壮看向梨花,梨花挺起腰板,不卑不亢道,“收拾行李,继续赶路。”

“啊?”抱着亲家痛哭的老方氏两眼发黑,“我们刚到呢。”

梨花凌厉的看着她,“你要是想休息,我们给你腾地。”

在来青葵县的路上老村长就多次强调粮食要先紧着族里人,老方氏这种亲戚,肯定是要往后排的。

赵家众人不敢违抗老村长的意思,自发套车抬棺材去了,妇人们也赶紧擦了泪,卷竹席的卷竹席,抱釜的抱釜,拎锄头的拎锄头。

一众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

老方氏顾不得身体不适,跟着弯腰卷竹席,趁机套老秦氏的话,“大郎说你们带了粮出来?”

难怪三娘那般镇定,竟是有存粮啊。

她东瞅瞅西看看,视线锁定几个箩筐,“在筐里吗?”

老秦氏斜眼瞅她,“赵家的事少打听。”

说着,从腰间抽出两根细长的草将竹席绑好,“四娘,抱到外面去。”

女儿刚回来,须在族人面前多露露脸才行,尤其是在梨花面前。

等赵四娘接了竹席,她交代道,“我看三娘的竹筒好像没水了,你给她装点去。”

她指着釜边的一个涂了黑炭的木桶,“装那个桶里的。”

梨花还小,喝烧开过的水更好。

赵四娘脸上还挂着泪痕,正要答话,被老方氏抢了先,“我去吧。”

老秦氏蹙眉,“三娘认识你吗你就去?”

老方氏信誓旦旦,“认识,出城那会我头晕就是三娘让她家长工扶我的。”

她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知晓实情的赵四娘反倒不敢让她往梨花面前凑了。

她找理由,“娘,你辈分高,三娘怕是不好意思接你的水,这事还是交给我吧。”

赵四娘抱着竹席出去,很快空手折回到梨花跟前,“三娘,竹筒给我,我给你装水。”

刚和赵广安说上话的梨花下意识摸向腰间,手刚碰到竹筒,赵广安就一把抢了去,“没水了?阿耶给你装。”

梨花看向赵四娘,后者略显局促,手指着背后,尴尬道,“那我…我忙其他了啊,三娘你有啥事叫我。”

梨花知道她有意讨好自己,善意的笑了笑,注意到她草鞋磨得毛毛糙糙的,温声道,“族里牛车多,待会你带着孩子去车上坐会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