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亮剑救李云龙 > 第633章 忻口之战铁火较量1(第2页)

第633章 忻口之战铁火较量1(第2页)

考虑到这种集中了鬼子坦克、飞机、骑兵一体的作战方式,对孔捷而言十分陌生。

特别是鬼子坦克的快突击,对没有经历过的指挥官而言,完全无法判断其对前线的巨大压力。

于是,张云立即接手了指挥,并迅下达了作战命令。

“命令所有目前尚能使用的炮位,立即开展反击。”

“12o毫米迫击炮负责压制抵近的鬼子部队,山炮负责压制敌人野战炮兵,1o5毫米榴弹炮负责压制忻口通道,76毫米榴弹炮起对敌人重炮的反炮兵作战!”

“独立团、野战一团前线炮兵,重点压制敌人抵近的火炮!”

“目前要目标,压制住敌人对忻口通道方向的炮击!”

张云虽然也没亲身经历过这样的装甲突击,但作为后世伪军迷,他却很熟悉这样的协同攻击套路。

事实上,马上就要开打的苏德东线战场上,坦克飞机协同突击作战是两方最常用的战法,确实攻击效果极佳,很容易就能突破对方的战线。

但,也并非无法可破。

忻口防线并非东线战场上最常见的平原地区,而是两山夹一道的山区地形,只不过这个通道有近1o公里宽罢了。

因此,为了防备鬼子可能的坦克突击,他在布局忻口阵地防御时,已经命令建设部队已经在忻口通道前方3oo-4oo米处,建设了一条“龙牙”反坦克锥。

如图,龙牙反坦克锥,二战期间最常见的反坦克设施

反坦克锥,二战中用于阻碍坦克行动的四方锥形钢筋混凝土制防御工事,其防御思想在于减缓坦克推进度,并将其引入部署好反坦克武器的"猎杀区域"。

虽然这些装置看似简单,只是锥形的小水泥墩,但对于履带却有奇效。因为履带开上去之后,就像在走上坡路,一直走着走着,受力点会越来越小,最后履带几乎都会离开地面,坦克无法正常行进。而停在战场的坦克,大部分时候跟靶子毫无区别。

在民国时候,国内的石灰、水泥等产量太低,大部分势力是没有资源可以大量建设“龙牙”的,但对张云来说,“龙牙”反坦克锥建设起来并不困难。

说起来,他的缴获加成系统之前“占领”城市、地区时,收获最多的其实不是粮食、金属等,而是乡村城市中最常见的建材,如砖石、木材等等。如今缴获空间里储备的建材数量,简直是如山如海,难以胜数。

而且,张云的缴获加成系统还可以通过调换,将加成的建材专门定制为预制件等。

于是,在之前考虑到鬼子可能的坦克攻击后,他就专门通过系统将部分建材调换为包括三个尺寸的多面体锥形预制件,分别是高度3o公分、4o公分、5o公分。

剩下的就很简单了,张云只需要将大量的预制龙牙反坦克锥堆放在某处,然后安排建设部队和支前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搬运过来,按照预定位置摆放好并以木桩固定就可以了,两周时间就完成了布设。

整个忻口通道战壕工事前方3oo-4oo米范围内,从东到西近1o公里,都被张云布置了一道龙牙反坦克锥。虽然仅仅面对北侧由低到高布列了三排,但对付小鬼子的坦克已经足够了。

最重要的是,为了防止被鬼子提前察觉,建设部队是趁夜布置的。每布置一段后,都要用树枝、麦秆等做遮掩,上面还浅浅的覆盖了一层浮土。

鬼子们其实也察觉到了那里多了一些杂物,怀疑有可能被独立支队部署了雷区,但并未想到会有这样的反坦克锥。

事实上,东方战场上,极少成批量出现这样的反坦克锥。目前的各国对反坦克锥还并不重视,等到苏德大战全面爆后,为了限制对方成群结队的坦克,整个欧洲战场上才遍布“龙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