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活泼好动怎么形容 > 第53章 资金链断裂下(第2页)

第53章 资金链断裂下(第2页)

“每次放军饷,朝廷都会从户部和兵部挑选能臣干吏,亲自前往边疆核验人数。”

朱由检闻言,脸上掠过一丝失落,无助地靠向身后的龙椅。他明白了老臣的言外之意。虽然军官挪用军饷、压榨士兵的现象确有生,但朝廷也有其应对之策。

朝廷每次都派遣能臣干吏去军镇核实人数,再行放军饷。说到底,边疆“有名无实”的根源在于朝廷财政吃紧,无法全额支付军饷,导致边防兵力日渐稀少。

某种程度上,自成化年间以来,大明将领开始盛行“培养”亲信部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朝廷无法供给充足的军费,自然会把有限的银两集中于自己的亲信部队,以确保军队战斗力,稳固自身地位。

比如,辽东总兵李成梁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在民间争议颇多。当他在辽东半岛执掌兵权,倚仗他的“辽东铁骑”,无论是深山的女真人还是草原的蒙古人,都不敢侵犯边境。然而,他的“辽东铁骑”如同私人军队,也催生了他的野心,让他渐渐有了拥兵自重的想法。

或许是无意,或许是刻意,李成梁开始扶植建州女真,并容忍她们展壮大。等到朝廷大臣察觉到建州女真对辽东构成的威胁时,才惊觉除了李成梁,无人能指挥那支像私军一样的“辽东铁骑”。

可以说,正是由于朝廷无法确保边疆的军饷,使得一些将领将有限的军费用于“培养”亲信部队,维护自身地位,进而导致局势恶化。

看见tianzi情绪低落,善于辞令的毕自严也不禁沉默,脸上的忧虑丝毫未减,他犹豫是否提议开启“辽饷”。

万历晚期,为铲除已建立政权的努尔哈赤,久不理政的万历皇帝亲自下令筹集“辽饷”。自万历四十六年起,除了贵州、四川、云南少数州县,每亩土地平均增加了九厘的赋税。

到万历四十八年,短短三年内,共征收了五百多万两白银,全部用于辽东的战事。

然而今非昔比,自从去年以来,陕北这片常受灾荒的土地上,出现了“农民奋起”的迹象,据说声势十分浩大。

若再增加辽饷,恐怕会使已疲惫不堪的百姓陷入绝望,辽镇的战事未平,内部的动荡又将接踵而至。

想到这里,毕自严的心情不由得变得沉重。

"爱卿所提,朕心中已有计较。"

"朕的私库尚能拨出白银一百五十万两,全数交付爱卿调度。"

毕自严思绪纷乱之际,天子的声音在乾清宫的暖阁中如雷霆般响起,令人心惊。

抬头看去,刚才还略显颓丧的天子已恢复了往日的冷静,正炯炯有神地注视着他。

"微臣必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毕自严深吸一口气,立刻俯磕地,惶恐地说出这句话。他明白这百万两白银可能是天子的全部积蓄了。

想到这里,即使是久经官场的毕自严,也感到一阵触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