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回八零的美好生活 > 第154页(第1页)

第154页(第1页)

可能不能在车间里搞改革,这事儿杜大海还是持保守态度。

他毕竟是年纪大了,求稳的心态占了上风。

而且,机械加工厂中层和上层的关系比较复杂,中间有很多利益纠缠,如果改革,必然伤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

再者说,他之前已经把顾朝晖的金点子跟厂领导汇报过了,可厂里的态度非常暧昧,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只说,“好的,我们会研究看看。”

后来,顾朝晖又追着杜大海问了几次进展,对方也支支吾吾的没说出个所以然。

他回家想了想,也分析出了杜大海的想法,知道这事儿靠老杜推,是没什么希望了。

后来,利用一次会议的机会,他直接找到了大厂长,私下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

大厂长倒是很感兴趣,也很支持,但也跟顾朝晖说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针对厂长说的问题,顾朝晖都按照自己学到的,看到的先进管理模式,从制度上,执行上做了一番解答。

厂长一听,原来这些弊端都能有整顿的方法,他顿时精神大振。

那次之后,没用多久,顾朝晖就被调到了一个小车间里当车间主任。

上任之前,大厂长又再次找到他,说道,“这个车间,效益不好,气势不振,你先去小试牛刀,从这里下手,应用一下你之前说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咱们看看行不行。我给你一年的时间,如果成功了,咱们就可以在厂里的其他主要车间试行,如果不行,也不影响你的前途,你就放手干去吧,年轻人。”

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顾朝晖干劲十足,还为此给霍夫曼写了一封信,汇报了自己在国内推广先进管理经验的情况。

自从来到小车间当主任之后,为了推行新模式,顾朝晖真的没少遇到困难和阻碍。

其实改革最难的是改变人心,为了让车间里的老工人从根本上认同新模式,顾朝晖几乎是苦口婆心的开会,大事小情的亲自指导,可就这,仍然有人在背后给他捣乱。

他去车间的头一个多月,是最艰难的。

那段时间,他回到家,只有在面对孩子和媳妇儿的时候有点笑模样,其他时间不是在学习、查资料,就是在给霍夫曼写信,再不就是去杜大海家里取经。

杜大海看他干事务实,可却过于理想化,还是有年轻人不切实际的地方,便忍不住劝道,“朝晖,德国的模式虽然好,可咱这里不是德国,咱得实际点,你看工人们最关心啥,最想要啥,你帮他们把这些事儿解决了,你说他们能不听你的么?”

到底是有多年管理经验的老车间主任,杜大海虽然守摊子的心里重,但他这么多年的管理经验和积累的管理方法确实是顾朝晖不能比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霍夫曼虽然从信里给了他很多指导意见,但这些意见都是基于德国工厂的情况,就像杜大海说的,不一定全部适合现在的机械加工厂的情况,如果全盘照搬照抄,肯定要失败,他这一个多月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怎么能把先进的经验融入到本土的情况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的做好工作,成了顾朝晖最大的难题。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终于突破了这个瓶颈。

按照新的制度,工人在上班期间不允许请假,一旦请假,在得不到绩效奖金和计件工资的情况下,还要扣掉工时工资。

这在国有企业里就比较少见,因为以前大家有事请假不来,不干活就得不到工资,已经算是付出了代价了,现在还要再扣工时工资,那如果一个月下来,请上两三天假,岂不是要把基本工资都扣光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