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重回八零好生活作者一年春天 > 第124页(第1页)

第124页(第1页)

厂长赶紧又把翻译叫来,跟外方解释,说这就是之前他们给另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加工的零部件,采用的就是东德标准。

德国专家看过之后,让霍夫曼当代表跟厂长沟通。

“这真的是你们在没有规范化生产线的情况下,纯手工制作的么?”

厂长被高大的德国人盯着看,很有有压力,不禁心里也有点没了底,他赶紧看向跟他一起进来的杜大海,这零件是他们车间生产的,他应该心里最清楚啊。

杜大海接收到厂长求救的眼神,立即坚定表态,干脆答道,“没错,就是我们的工人用半自动车床手工车出来的。”

得到答复之后,霍夫曼连同身后的一众德国人都有些惊讶了。

“能不能再多拿几个零件过来,我们看看。”

杜大海听了翻译的话,没用厂长再吩咐,赶紧去隔壁的展示间里又取了十来个小零件过来。

德国专家拿出随身带的测量小工具,一个个的都戴上眼镜,开始仔细测量起来。

结果让他们很意外,也觉得不可思议,半自动车床能达到这样的加工水准么?太难以置信了。

要知道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里程碑之一就是统一了标准。

可即使公布了标准,仍不能保证在作业中的微小误差,尤其是在半自动化时代,在依赖人工的阶段,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精益求精的德国人对人工和手工技术极其不信赖,他们觉得人的因素是最不可控的,与人相比,机器的精准度更高,因为他们不会受到情绪和工作强度的影响而降低工作质量。

因此德国人虽然不是第一个发明生产线的国家,但却是生产线应用最广泛,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这次德方之所以会同意来机械加工厂考察,也是因为厂里夸大其词,声称组装了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先进的车床零部件生产线,而邮寄来的样品也是精度极高的,所以才引起了东德方面的重视。

可谁知,到了现场一看,竟然被告知,精准度如此高的零配件,竟然是人工打造的。

虽然和预期截然不同,但却从另一个方面引起了德方的兴趣。

他们倒是有意看一看,这个加工厂到底是有怎样的一支优秀技工团队,竟能打造出这样堪比流水线产品的零部件

因此他们暂时放弃了立即中断合作的想法,而是向机械加工厂提出要去生产车间参观。

厂长一看外方态度有所缓和,哪敢不应承,这年头,要是外资合作谈不成,钱赚不到不说,再搞出点外交危机来,他可吃不了兜着走,之前也是太大意了,现在想想也真是后怕。

本来今天的日程里也包括了参观加工车间,所以按照预定计划,杜大海把一队外宾领到了自己的车间。

还没等进车间,只是从大门里往里面张望,德方专家就直摇头。

确实是,大远一看就能发现,车间里的设备都很老旧了,甚至有些设备还是二战结束之后,从苏联运过来的老古董,而这些老古董里,就有苏联缴获德国兵工厂的车床,最后辗转到了这家机械加工厂里。

外方专家还没等问情况,仅是看着加工设备就频频摇头,交头接耳。

甚至队伍里有个穿风衣的金发专家直接说道,“不用看了,这群狡猾的中国人肯定又是在骗我们,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这么陈旧的设备,怎么可能加工出精密度如此高的零部件呢,我看八成是他们从日本进口来的零件,糊弄我们,想骗点投资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