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科举养家日常楚景 > 第23页(第2页)

第23页(第2页)

糟糕,后面的想不起了。

崔遥微微俯首瞄向隔壁的杜长兰,粗糙的竹纸上写着:“如此者,儒有一亩…”

崔遥心里一喜,暗道杜长兰够意思,头顶却传来低沉的声音:“适才你背诵这段,何解。”

崔遥:!!!

其他人头皮一紧,连小小的杜蕴都提前感受到来自先生的压迫感。

杜长兰默默放下纸,扶额掩面。那么一大段释义,他手打键盘才赶得上了。

崔遥自求多福吧,他尽力了。

崔遥大着胆子抬眸,对上严秀才洞悉一切的目光,心都凉了半截。

他低低吐出一口气,硬着头皮上了。

老实讲,杜长兰的随堂笔记通俗易懂,也有效。但学渣是学渣,难道仅是因为教育资源吗?

崔遥在最初的兴趣之后,就不甚在意了。学习是一件辛苦持久的事,饶是杜长兰有上辈子的学习经验,也不敢说能胜过学堂里的读书人,更遑论科举。

杜长兰翻出昨日笔记,对应看来。

“……忠信犹如…如士兵的铠甲…礼仪是…是…”此时此刻,崔遥活似患了口吃,说的人难受,听的人也难受,严秀才肉眼可见的沉了脸。

崔遥沮丧的低下头,承认自己解答不了后文,严秀才只是冷冷道:“坐罢。”

威严的长者低垂眼睑,掩去眼中的失望。

杜长兰做笔记不避人,严秀才也查阅过,惊讶杜长兰还有这个本事,严秀才真的期待过乙室的这几个学生能在杜长兰父子的激励下,有所长进。

如今看来,本性难移。

严秀才压下翻涌的情绪,转身向前,点了点陆文英的桌面:“适弗逢世。”

陆文英刚要接着背下去,没想到严秀才却道:“倒着背。”

崔遥噗嗤乐出声,为严秀才刁难陆文英而感到幸灾乐祸。

陆文英回忆片刻,开始背诵:“后世以为楷,今世行之……”

杜长兰单手托腮望着严秀才的背影,并不觉得严秀才在故意刁难人,反而是严秀才看重陆文英。

科举考试有一半考的是书生对书本的熟练程度,势要滚瓜烂熟,信手拈来。

古人重文,数百年的科举考试,能出的题都出的差不多了。既要杜绝作弊又要有新意,于是主考官们各显神通。

截搭题应运而生,而这破玩意儿又分短搭,长搭,无情搭,有情搭,隔章搭。

杜长兰曾经查阅资料,看过不少奇葩截搭题,例:“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

其实这一段,完整又正确的读法是:“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注2】

当时好多考生没反应过来,然而那场考试中,诸如此类的考题不止一个,导致许多考生落榜。

于是群情激愤,考生们怒指当时的主考官想要谋反。

什么叫“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你听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最后还是主考官的恩师向天子求情,才保住小命。

经此一事,后面科举出题倒是没那么离谱了。

不过科举后期的八股文终究是框住了读书人。

杜长兰思绪回笼,才惊觉乙室格外安静。身旁便宜儿子都快把他的袖子扯烂了。

杜长兰若无其事的看向儿子,只见小孩儿小手指着一段文章,“博学以知服”。

小孩儿急的都要开口了,被严秀才一声干咳压下去。

杜长兰不紧不慢起身,顺着儿子指的那段内容背下去,见严秀才不喊停,他就一直背到结束,又讲释义。

然而严秀才仍然不语,不辨喜怒的看着他。

杜长兰眉头微蹙,从儿子指的那段内容倒着背:“博学以知服,强毅以与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