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大秦开局被始皇听见心声 > 第23章 普天之下莫非秦土(第1页)

第23章 普天之下莫非秦土(第1页)

林舒对于他们的反应早有预料,这才哪到哪儿呀,大招他还没放呢!

拿起桌案上的一张纸,“众位也知此是何物,有了纸张,所有的书籍也会更加广泛传播。”

大臣们颔,林舒此话在理,纸张比竹简的重量轻多了,运输保存起来也更加方便。

征求过嬴政的同意,林舒拿起桌案的一枚印鉴按在纸上。

“扶苏公子正在印刷工厂日夜研究,所谓印刷术原理,就如同这枚印鉴,它是一个字,成千上万的字组成一本书,那我用成千上万的印鉴合在一块,就可以反复印刷出同一本书籍。有了书籍,知识传播就更为快。”

大臣们全都微微一惊,书籍的量产实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大秦创办官学,将所有降国贵族们的孩子接入咸阳,让他们和我们大秦贵族的孩子同进同出,一视同仁,教导我们秦国的治国理念,学习我们秦国的知识和思想。”

“一年,两年,十年,等他们长大后,还会认为自己不是大秦的子民吗?他们的父母已经老去,没有身边人从小灌输他们,秦国将他们灭国,要报仇雪恨的话,反而学习的都是天下一家,皆为秦民的思想,你们觉得,他们会怎么做。”

“有了他们在咸阳为质,他们父母敢不听话吗?有了他们,由秦国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源源不断输送到各地,那个时候,就不会有六国之分。”

林舒语气激昂,描述的盛景好似展现在眼前,各国学子从咸阳而出,背着行囊奔赴四方。

“普天之下,莫非秦土,率土之滨,莫非秦臣。”

随着林舒的一番演讲结束,众臣和嬴政渐渐缓过神来。

嬴政手掌拍击椅子的扶手,大笑起来:“好、好、好。”

好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秦土,率土之滨,莫非秦臣。

王绾抓到林舒话中一个关键点,上前问:“请问林尚书,那官学是?”

“将七国官学设立在咸阳,秦国和降国的贵族子弟必须入学,官学会提供最完整,最丰富的书籍,由优秀的老师教导,各国子弟有教无类。”

“当然,还有一点,我们要不断给他们洗脑,不,我的意思是灌输他们天下一家的思想,大家都是中华子女,虽然有摩擦,纷争,其实都是为了华夏一统。”

自周朝开始,就有华夏一词,所以他们也能听明白林舒华夏一统的意思。

这是玩了一手偷换概念,把秦换成华夏,让人在不知觉中拉近自己和秦国的距离,削弱自己对于原本的国家归属感。

反正大家都是华夏儿女,打就打呗,打赢打输都是一家人。

林舒演讲完毕,得到政哥的百金赏赐,并且收获王绾迷弟一枚。

嬴政让王绾去负责咸阳官学的统筹安排,原先是想把李斯位置往上提提,现在得知李斯的恶行,嬴政明升暗贬,让李斯负责安排前韩贵族们子女的入学问题。

是的,在林舒的小小提议下,无论男女,全给送过来。

几百个韩国贵族家的男孩们对于未来的大秦帝国怎么够用,要送就把他们家的女孩一起送进来。

“不要小看女孩,他们搁家里天天听父母念叨秦灭韩,秦灭魏灭赵的,长大之后嫁入别的家族,可能就是你们自己家哦,生下血脉,教育儿女,传输不好的思想,那些孩子会对秦国产生好感吗?万一干了些关于造反的事,你们想领取九族消消乐吗?”林舒吓唬大臣们。

她为了男女平等容易吗?(?ˉ??ˉ??)

心底设想了一下自己以后的儿媳妇,孙媳妇教育自己的后代,弄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情,自己家就完了。

不行,绝对不行。

不要说什么以后我们家不娶别国女子,看看秦国朝廷上的官员,有多少就不是秦国人,等七国统一,各国贵族同朝为官,为了利益就不会不联姻。

为了以后自己家后宅的安全,大臣们都接受女子入学的提议。

【大秦嗝屁儿的部分原因,不就是因为这些灭国二代们吗?政哥,你把人家打了之后,就放那儿不用,他们闲的无聊,肯定要琢磨点事情出来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