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八十年代的土高 > 第81章 拉开戏幕(第1页)

第81章 拉开戏幕(第1页)

自从队部关于对原有的那四张鱼塘进行承包竞标的海报张贴出去之后,三天以来,这个承包鱼塘的事情,就成为了本队近期的“热点”新闻。

开标的时间定在上午八点三十分。

现在八点还没到,可是,在队部的门坪前却站着不少围观看热闹的人。

看上去,大约有二十多个人。

由于承包这种事情,从来都没有进行过。所以,一大早还是有不少人放弃了自己的劳动时间,前来看一次“热闹”。

“这几张水塘拿来淋菜和灌溉水田还差不多,要说水里面有鱼,我们去挑水来淋菜时,从来都不见有鱼‘反水’或者跳起来过。就算是免费不要租金都没人承包,何况一年还要缴纳七百多斤的鱼,明明就是在做‘赔本’的买卖。”

“也不是说鱼塘里没有鱼,有一点鲫鱼,小杂鱼,田螺,泥鳅,黄鳝,塘角鱼就不错了,也不知道这些队干是怎么想的。”

“如果有好处啊,他们的亲朋好友早就偷偷承包了,还轮到一般的老百姓来参与什么‘公开投标’、‘公平竞争’这种花架子,这还不是明摆着挖坑等人跳吗?”

“如果这三个人全部都不愿意承包,这张海报还不是白白张贴出来,到头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是咯,有利益,有好事,还会这样公开吗?”

现场的质疑声起伏不断……

还有十分钟,副队长钱永信,队部会计胡依裁,还有新上任的出纳钱晓莉,他们分别就坐在主席台上的三张椅子上面。

还有一张空椅子,是留给竞标发言人坐的。

因为队部这次举行鱼塘承包竞标活动,也没有什么来参照。只是队部简单地征求了一些人的意见后,就形成了方案(草案)。

在竞标者上台进行竞标演讲时,他们可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要求或者条件。

到时,这些新增加的条件,经过队部讨论后,再对原方案进行调整或补充。

按照分工,对承包者进行提问的是会计胡依裁,做解释或补充的是副队长钱永信,负责记录的人是钱晓莉。

第一个上场发言的是汤盛伐的儿子汤原,他对生产队出台的承包方案提出更改意见是:免除四张鱼塘的全部管理费,即:“租金每年上缴二百块,折算六百多斤鱼。”改为:“上缴每人两斤鱼,每年只上缴二百四十斤鱼。”

();()  第二个上场发言的是张军发儿子张澜。

他提出的补充修改意见是:免除四张鱼塘的全部管理费,即:“租金每年上缴二百块,折算六百多斤鱼。”改为:“上缴每人三斤鱼,每年只上缴三百六十斤鱼。”

另外,还要把电力线拉到鱼塘边。

第三个上场发言的是杨国平的儿子杨辰。

他提出的补充修改意见是:“队部的原方案不动,新增一个二十平方米左右的水泥砖简易房子用来看护鱼塘。把电力线拉到鱼塘边,免费提供原来生产队已经不用了的旧食堂和养猪栏舍。”

随即,副队长钱永信分别询问了三个参与承包的竞争者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看见这三个人都没有补充意见了,他宣布:

“公开竞争鱼塘承包会结束,等队干讨论研究后再公布竞标结果。”

围观的人群中,有张澜的母亲,汤原的母亲,还有骆瑰靖,项立香,汪向铲等人。

这些人中,有心情紧张的,也有看热闹的。

在这三个竞标人当中,唯独杨辰的父亲和母亲都没有来。

看到三个负责招标具体工作的人,他们全部都回到队部办公室里面去商量了。

谁也不知道,最终是谁会中标?

这时候,刚才还在围观的大多数人都已经散去。

现场只留下汪向铲,骆瑰靖和项立香等少数几个爱管闲事,喜欢扯是非的人。

一些人边走边说:“这些人谁中标都与我们无关,要挑水淋菜,小水沟和大水沟都有水,也用不着去那么远的鱼塘里面去挑水。”

“再说了,到塘边那里去挑水也是很危险的,没事最好还是离远点。”

此时,心里最复杂的人,要数骆瑰靖,项立香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