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快穿之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免费阅读 > 第十章假千金的亲生哥哥10(第1页)

第十章假千金的亲生哥哥10(第1页)

毫无意外的,四爷成了状元,被皇帝破格提拔为从五品官,直接调到身边,任侍讲学士一职。

这个官职非常有弹性,如果皇帝信任,那国家大事也能说一说,方方面面都插得上手,如果皇帝不信任,那就是个边缘人物,偶尔给皇帝讲讲书。

四爷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让皇帝完全信任了他,从偶尔问问他意见,到奏折先过四爷的手,筛选后写下建议,再由皇帝决定。

四爷写的批语通常既实用又符合皇帝的心意,没多久,朝野内外都是对皇帝的吹捧声。

皇帝非常高兴,同时有四爷在其中做润滑剂,皇帝再也没感受到来自前朝的压力,觉得事情顺利的不可思议。

他渐渐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掌控了朝堂,以前想干又不敢干的事渐渐浮上了心头,皇帝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着调。

但是有四爷在,明面上皇帝处理政务越来越好,越来越让人无可指摘,那在其他的事情上有些毛病也无伤大雅。

也不是没有想要当忠臣的大臣上书,要求皇帝严于律己,不过这些统统被皇帝无视了,生气的时候还想砍了那些大臣。

因为他们让皇帝想到了当初刚登基时的憋屈。

还是四爷使了手段,让他们安然辞官回家,这为四爷在朝中赢得了相当好的名声,渐渐有人开始向四爷靠拢。

然而四爷是什么人,政治上的好手,非常明白当前皇帝的需求,于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表忠心,坚决要当孤臣,这让皇帝非常满意,也就更加信任四爷。

四爷是不结党营私,但也不妨碍他给朝中中青年官员卖好,人家虽然不上殷府的门吧,但过年过节肯定会惦记着送礼的,尤其是在林夏生下长子的满月宴。

为了给皇帝一个假象,这次满意办的非常简单,四爷只请了几个关系好的同窗和同是侍读学士的同事,这些人还都是在六七品徘徊,完全称不上什么人物。

满月宴当天,皇帝派了身边的内侍赏赐了不少东西,内侍看到殷大人家里只有两进的宅子,宴席上坐着的都是年轻的学子,满意的点点头。

内侍过来的时候还碰上了人来送礼,被殷府的管家客客气气的拒绝了,连门都没让进。

他知道皇帝的心思,一回宫立马向皇帝反应自己看到的。

皇帝听到内侍的汇报,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眼光非常好,这个殷淮可以重用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四爷赞赏的人早在前两天就已经送过礼了,都是小件但贵重的东西,而这些会在今天上门的,不是四爷没看上,就纯粹是想要巴结四爷的。

所以管家才连门都不让进。

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政治作秀了。

满月宴后,四爷在皇帝那里更得青眼了,只要不是大事都让四爷做决定,而闲下来的皇帝开始贪图享乐。

于是大臣们从偶尔早朝看不到皇帝慢慢变成经常见不到皇帝,有些固执的老臣觉得这样不行,跪在乾坤殿前请愿,但皇帝哪里愿意理这些老古板,统统让四爷决定。

四爷也很干脆,直接罢免了他们的官位,然后迅补上自己看好的人。

这些老臣还要闹,四爷直接让内侍总管派人去大臣家里拜见他的妻子儿女,不是威胁甚似威胁。

说起这个内侍总管,原本不是皇帝之前用的那个,前任总管是皇帝身边的老人,但他在皇帝登基之后渐渐就膨胀了起来,不仅大肆敛财,还开始收后宫娘娘们的孝敬,给她们拉偏架,谁给的银子多,他就在皇帝面前帮谁说话。

刚开始,他也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后宫新得宠了一个嫔妃,就非常恨他,嫔妃早期没有得宠的时候,就被他三言两语诬陷过,为此还降了份位,好一段时间都过得非常凄惨。

就在快要被磋磨死的时候,嫔妃痛定思痛,狠下心来,大冬天的在湖边祈祷,引起皇帝注意后,假装被人推进湖里。

当今皇帝是个很神奇的人,他既无情又多情,后宫那么多女人过的凄惨,被宫人欺负,皇帝硬是当看不见,但等有美人在他面前柔弱无依时,他又万分怜惜。

嫔妃就这样入了皇帝的眼,她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复前内侍总管。

四爷在宫里听到了一些风声,就顺势提拔了一个对他忠心的内侍,这人四爷曾经救过,还帮他安顿好了宫外的弟弟,于是他就对四爷马是瞻。

提拔的方式也非常简单,皇帝不是喜欢救人的戏码吗,四爷就给他来了一出救侍记,被救的内侍表现出对皇帝的忠心耿耿,在前总管被拉下后,他就顺势上位了。

时间一晃而过,不知不觉已经三年过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爷掌握了宫廷内外,这时,宁王那边也展的差不多了,在皇帝的名声越来越差的情况下,宁王打出了为先帝报仇的旗号,开始威逼朝廷。

皇帝这些年越的昏庸,知道宁王卷土来袭,却没有任何的警惕心,还一心以为军队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四爷率领众大臣一再向皇帝请示,请求出兵镇压宁王,但是皇帝却把军队调到了京城保护自己,至于其他地方,就让当地的府兵抵抗好了。

皇帝想的非常好,等这些府兵消耗了宁王的兵力,宁王达到京城的时候,自己就可以来个瓮中捉鳖。

被酒色掏空了脑子的皇帝已经开始畅想到时候要怎么炮制宁王了,这次一定要让他死,绝对不能让他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本来这个计划还是有可行性的,现在建国也才不到五十年,国力强盛,各地的府兵虽不是都好好训练,但总有几个地方是认真的,虽然不一定能消耗宁王的军队,但打仗总归是有损伤的。

四爷也是考虑到打仗痛苦的是百姓,所以在南域到京城的关键节点上选的都是宁王派系的官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