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免费阅读 > 第五十七章 入长安(第1页)

第五十七章 入长安(第1页)

第58章入长安

城外郭汜等待着城头变换大旗,城墙之上张辽也是满心犹豫。

照理说吕布去城内寻所谓的“军师”也到了返回之时,眼看着即将错过同郭汜的约定时间。

张辽自是有意不换旌旗,令城外叛军不得入城,只是顾及高顺驻守城门,哪怕自己仍用长安旌旗,到时郭汜领兵而来,高顺会将其拒之于门外吗

若非城门校尉肆意欺压降卒,长安不至招此之难啊

张辽叹息不已,吕布入城时机,可谓是占尽人和。

趁着城内士卒起事,城门守卫相互消耗之下,基本没有再战之力。

因此吕布只是稍稍遭了些抵抗,便得以轻松入城,而也正时这点反抗,引得吕布怀疑自身露出马脚,方有后面种种。

阴差阳错,乱象横生。

人算不如天算,像这般巧合之事,也许当真是,汉失

张辽及时收住自己脑海中“大逆不道”的思绪。

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中,远远望向城外,天与地如同被白纱裹住,雨丝穿过云层,缝合泥土,人于之这浩渺天地,渺小胜飞虫,无知无觉粘黏在这铺天盖地的罗网之中。

浑然天成的意外往往由最精心刻意的设计编织而成。

“将军,温侯下令换旗。”

张辽循声望去,登上城墙的是吕布身边的副将,他记得此人名叫“王方”,跟在吕布身边将近有一年时光,平日寡言少语,很受吕布青睐。

这名字倒是常见,温侯颇为欣赏的那个李蒙似乎也有个好友叫做“王方”,只是不知晓是否同字

张辽不由自主联想起审问投降的西凉士卒时,得到的信息。

李蒙原是带领这些降卒起事之人,而非吕布以为的城门校尉。

敢于在诺大的长安城中,凭着几千西凉士卒起事,张辽也忍不住敬佩对方是个汉子。

这般论起来,温侯虽不喜西凉人,军中西凉出身的士卒将领却也不算少

“可有温侯凭证”张辽表面谨慎,似乎是吸取了贾诩的教训,实际内心抱着拖延之念,等待百官下朝,也许事情还有转机。

吕布为人如何,张辽也是清楚的,若是司徒出面,吕布多半会选择重归长安,背刺郭汜。

城中约莫有三万守将,配合温侯手下将近四万士卒,坚守长安也并非难事虽说这四万士卒中还有几千郭汜麾下,但若是禀明司徒,便是只调南军也够用了。

至于为何只提司徒,不提陛下在他们这些参与诛董之事的人眼中,司徒权倾朝野,乃是“心向汉室的太师”。

皇帝,皇帝有司徒权势大吗

不单吕布麾下士卒如此,那怕城中城中守将也知道司徒掌控兵权,他们是归属于司徒领导,自然口中大多只言司徒,而不知皇帝。

王方面露为难之色“张将军,温侯只是随口吩咐于方,方想着时候已至,将军应当已该换旌旗才是,哪里想得到”

他这话难免有些埋怨之意,本是以为张辽既然知道要提前换旗,自己接了吕布之命,过来提醒声,做个样子也就罢了。

哪里想得到张辽竟然真的一直只是等待,不曾有一丝想要改换旗帜的意思。

王方纵然无奈,也不得不上城墙再拿吕布的命令说事。

“将军,温侯亲口下令,他归来前,城头旗帜一定要改好否则,将军你也知道,温侯若是怒,到底还是要寻底下那些士卒泄难免生乱啊。”

张辽一时语塞,心中暗恨贾诩。

当日他虽率先提出投降,可到了郭汜军中,贾诩反而对他防备最多。

这次谋划之中,张辽作为中军,麾下大半是受了郭汜之命“前来监视吕布”的士卒,原先跟随他的那些军士,一部分被打散进后军,一部分则被郭汜以“熟悉地势”的名头掉到他的西凉军中。

张辽作为“降军”,自是无法违逆郭汜安排,而吕布知道这般分布,更利于自己掌控全军,当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贾诩动作调配。

是以尽管张辽有心难,却也无力实行。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再度望了眼西南方那在雨幕中若隐若现的鸱吻,扶住经过修缮,显得更为坚牢的城墙“换吧。”

“是。”

绣着巨大“吕”字的玄色旗帜缓缓升出城墙,刚在风中飘摇展开,便遭了细密的雨丝一点点地沁润,不多时布料吸足了雨水,逐渐失了轻盈,重重垂下,贴在旗杆之上,皱巴巴蜷作一团。

张绣眼见城头变换旗帜,知道已是入城之时,他有些心潮澎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