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开局给古人盘点美食开心大薯条26 > 东坡肉(第1页)

东坡肉(第1页)

【这场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愈演愈烈,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就连宫中的太皇太后曹氏也来劝解宋神宗,说起宋仁宗当时甚是欣赏苏轼云云。

更有许多仰慕苏轼才华之人为其求情,怒火过去了的宋神宗回过了神,发现这次确实闹得过了。

最初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宋神宗玩了一手平衡术,需要苏轼在一旁拿着大喇叭挑刺,如此一来改革派才能听自己的话,按自己的心意实施改革。

后来宋神宗发现改革进行不下去,所以撸起袖子自己上了。这时已经不需要大喇叭工具人了,苏轼就显得很多余还烦人。

宋神宗心想,我都亲自上了,你还不停歇是几个意思?想要过来京师和我练练?】

-

“练练是何意?难道苏轼一介文人,要去找宋神宗打架不成?”

刘彻的小脑袋里,总能冒出这些稀奇古怪的念头来。

这下连青少年霍去病都看不下去了:

“陛下,臣觉得应当是后世之人的语气词,苏轼并不想找宋神宗打架…”

刘彻回头一看,原来是小霍在发言,小霍现如今可是他的心头宝,他说什么刘彻就信什么,殿内众人只见刘彻笑得好似一朵菊花:

“去病大才!朕竟一时想岔了。”

‘大才’霍去病觉得陛下今日大概哪里有疾,他并没有体会到被表扬的荣耀感。

【这不一练就练到监狱里去了,在苏轼一把

鼻涕一把泪的哭诉下,宋神宗知道这回工具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外加真的有许多人给苏轼求情,包括苏轼的弟弟苏辙也给神宗上书了一封令人潸然泪下的文章,感动到了宋神宗。

可御史们依旧不依不饶,作为改革派,他们还想借苏轼咬出更多的保守派之人,且对保守派处罚得最重也不过是贬谪,远远达不到他们心中预期的情况。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突然上书皇上,为苏轼求情。他就是昔日变法的主导者王安石。

改革派怎么也不会想到,王安石居然会为苏轼求情。要知道作为政敌,王安石和苏轼所处两个截然不同的派系,之前还曾发生过龃龉,王安石更是亲手将苏轼贬谪出京。

如今苏轼身上发生了大案,几乎危及性命,王安石不顾往日的矛盾,给苏轼求情。可见两人都是品性高洁之人,只是政见不同,私下却互相欣赏着对方的人品。

宋神宗本就是王安石的迷弟,当初将王安石赶出京师也不是宋神宗的本意,如此几方人马为苏轼求情,最终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成了团练副使。

团练副使虽然听着是个官,可却没有任何实权,当时宋朝军队式微,黄州更无任何军事情况需要掌管,且苏轼还被要求时不时得去官府报道,不能随意出黄州。

不过好歹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从此之后,苏轼才算知晓了小毛笔的厉害,写诗也

较以往收敛了很多。

以前的苏轼诗篇豪放,常常就他看到的政治弊端直抒胸臆,此番却因这些诗词获罪,豪放洒脱的苏轼一夜之间成长了。

且苏轼觉得由于他乱写诗还喜欢寄诗给好友,导致许多人因他之累被无端牵连,在黄州的日子里苏轼很是过意不去。

除了过意不去,到了黄州的日子对于苏轼来说是凄苦的,缘由是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就要没钱吃饭了!

作为一个大吃货,苏轼每到一地必定不亏待自己,不仅要吃当地最好吃的食物,还时不时创造发明些新菜色。

就这样,苏轼以往当官时积攒的积蓄甚少,带着全家居住黄州时,不得不将所有钱财一份一份分好,再挂至房梁上,每天拿着小叉子叉一串下来用。

这样一分钱分成两半花的日子,苏轼以往从没经历过啊,所以用着用着,这小叉子也不再需要了,只因房梁上没有钱了…

有道是一文钱难道英雄汉,大诗人也不能每日靠写诗过活,他也是个食五谷的凡人,更何况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

好在做名人还是有些好处的,那就是到了哪都有自己的粉丝!苏轼就连被贬谪黄州,都遇见了追捧者,这位追捧者就是黄州太守。

太守眼见偶像一家过得这样凄惨,心中极其的不忍,所以冒着被叱责的风险,也为苏轼争取来了一块地,让苏轼可以种地养活自己。】

-

“原来,粉丝在后世

就是追捧者的意思。”

其他人都在看天幕,只有秦始皇在学习新知识。不知不觉中,秦始皇在看天幕时学会了不少新鲜吃食、不少新政解以及不少后世王朝的亡国经验教训。

一向喜欢学以致用的秦始皇今日又悟到了,提笔写下了广招天下文豪诗人的诏令,让李斯颁布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