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古代贵女生存手扎 > 第56页(第1页)

第56页(第1页)

吉祥话人人都会说,可是一个鹦鹉说出来更让人欢喜,九公主隔着笼子抚摸着鹦鹉毛:“真乖,晚上给你加饭吃。”

七皇子道:“外面人送进来的,鹦鹉学舌,这个鹦鹉会说不少吉祥话,可见费心教了,我猜你就喜欢,就给你拿了来,既然是你的鹦鹉,就取个名字吧。”

九公主说道:“它长的像老虎,就叫它小虎吧,我要教它说话。”鹦鹉怕生,一下子四五个人围在一起,任由九公主怎么逗弄都不在出声。九公主无法,自己拿着笼子去了里屋,说要单独跟小虎说悄悄话。

公主一走,只剩下苏湘玉和七皇子,气氛有点尴尬。湘玉随口说道:“七皇子的飞镖练得如何了?”

刚说完这句话,湘玉便想咬自己的舌头,她真是随口说的……

七皇子一愣,面色转红,还没说话,湘玉又说道:“我去看看公主。”说完小跑着去了里屋,过了半个时辰,公主都带着鹦鹉出去了,湘玉还躲在里面没出去,还是小太监过来唤她,说外面有洗净的瓜果,快些出来吃。

湘玉啃着一只苹果,偷眼瞧了七皇子一眼,他面无表情,想必没放在心上,湘玉自己默念了十多遍谨言慎行。

容家的四个孩子如影随形,听说七皇子来了九公主这,也跟着过来了,好在天色将黑,没多一会儿众人全撤了,只剩下公主和湘玉,外加伺候的小宫女们。

湘玉睡前和九公主挤在一张拔步床上谈心,宫女放下了床边的帷幔,只隐约看见外面跳跃的蜡烛,湘玉讲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只是湘玉忘记了,故事也讲究受众,这个故事公主听着水土不服,外间守夜的公主能听到里面的声音。

公主:“阿里巴巴名字真怪,是何含义?”

公主:“马尔吉娜是少数民族吗?”

公主:“门竟然可以自己动?”

湘玉沉默了一会儿道:“公主我还是换一个吧,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好呀。”公主甜甜的回道。

丽妃娘娘省亲一共待了五日,再好终须别,第五日天还没黑,湘玉便收拾东西回府,九公主恋恋不舍,说下次有机会再一起玩。

湘玉站在马车旁边,七皇子过来提着鹦鹉笼子,淡然说道:“我们要走了,路途遥远,这鹦鹉不方便带走,如果七小姐方便,希望能收下它。”

鹦鹉像是通人性一般,在笼子里大声喊了一句:“姐姐好人,姐姐好人。”

湘玉眉开眼笑,想必是九公主教它的,她家里有三只兔子,再养一个鹦鹉也不麻烦,会说话的鹦鹉,更好玩呢。对她而言不过是顺手的事,自然没有推脱的必要。

丽妃娘娘离乡回京,送行的队伍送到了城外,娘娘一走,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这几日湘玉陪在王府里,冯氏就没踏实过,每日都要和赵妈妈念叨上半天,担心湘玉惹下麻烦,这下送走了娘娘,冯氏也能睡个安稳觉。

湘玉回去给爹娘请了安,让采棠去和湘莲报个信,自己去了哥哥的书房,果不其然,苏重秉就在书房看书。自家哥哥生的俊俏,拿着一卷书端坐在椅子上,真有文人雅士的味道。

苏重秉抬头见妹妹进来,放下书,说道:“你可算回来了,太太这几日必定要拉着我说上一说。”

冯氏和苏重秉关系不算亲厚,毕竟冯氏嫁进来,苏重秉已经记事,再者她虽然是继母,可嫡子的教养也不归他,苏重秉一直养在前院,见面的机会就是每日请安,不像湘玉这样朝夕相处,积攒下深厚的母女情谊。

二人正说着话,只听到书房外传来一声:“哎呀,水呀……”

苏重秉蹙眉:“是谁在外面大喊大叫,一点规矩都没有。”他话音刚落,一个小丫鬟打着跌进来,迈门槛差点摔倒:“回大少爷,奴婢刚刚不小心把水洒在鹦鹉笼子里,说话的是一只鹦鹉。”

湘玉听到这话,忙从椅子上跳起来出去看,笼子里的鹦鹉现下成了落汤鹦,狼狈极了,梗着脖子喊:“救命救命。”

苏重秉也跟了来,问她是哪里来的鹦鹉,湘玉说是公主临行前送的,湘玉怕它淋水着凉,就让采茶找条毛巾给她擦一擦,旁边的小丫鬟听说是公主送的,扑腾一下跪下来:“我不是故意的,我不是故意的。”

湘玉语塞,她也没出口责备她,怎么吓成这样?就算是公主送的鹦鹉,到了她这也是苏府的物件,又不会真罚她,她记得哥哥院子里的丫鬟都讲规矩的很,说话做事安安静静,稳稳当当,连高声都不吱。

从刚才这丫鬟的表现看,倒像是进来的,走路慌慌张张,苏重秉像是看出了湘玉的疑惑,无奈的说道:“太太前两日刚送来的丫鬟,说在我院里伺候。”

湘玉又看了看这丫鬟的相貌,杏眼尖下巴,睫毛忽闪忽闪,齿如瓠犀、肌肤吹弹可破,比一般的小丫鬟要美多了。

湘玉这才发现,自己的哥哥已经十三岁了呀……十三岁,怪不得太太开始往他屋子里安排人了,只是看他,似乎不太情愿?

其实湘玉猜的没错,湘玉去王府那几日,苏鸿良和冯氏说,大哥儿到了通人事的年纪,该给他安排一两个通房了,自己家里安排好了,省的他自己憋狠了去外面惹事。

原是伺候他的下人禀报,少爷晚上梦遗了,被褥都脏了,苏鸿良这才想起这码子事。

冯氏也赞同,她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一般人家,这个年纪确实该给哥儿筹划了,只是她到底是继母,此事也不好开口,既然老爷提了,她办下去就简单的多。

从一年前冯氏已经开始物色人了,通房不从外面找,一来不清楚脾气秉性,怕带坏了大哥儿,二来外面新来的伺候了哥儿,怕苏重秉自己院子里的丫鬟生了怨愤之心,只是大哥儿院里没合适的,冯氏便从府里搜罗。

人都是如此,不患寡而患不均,找一个府里有资历、长的美貌一些的,能平了下面人的念想。其他人家找通房丫鬟都不愿找美貌的,说没得带坏了孩子,冯氏倒不这么想,自己家里圈着,无非就是房里那点子事,小丫鬟们都是规规矩矩没有花花肠子的,格局最多就是爬个姨娘,床帏之事,还能出什么大纰漏?

如若找的人不可心,哥儿不喜欢,费心的安排也就没了意义,花颜月貌才能情投意合些,再者说苏重秉的性子他知道,刚毅木讷,丝毫没学来他老爹的风流潇洒,男女之事上出不了岔子。

最后选中的是花园里管花草的宋妈妈的女儿,今年十四岁,在小花园干活。宋妈妈的女儿长的美貌,小丫鬟里算是拔尖的,冯氏把心思和宋妈妈透露了几分,喜的宋妈妈直搓手,本来打算求太□□典,给女儿求一门亲事,没想到竟有天大的好事砸了下来。

苏鸿良发了话,冯氏直接把人调进了苏重秉的院子,苏重秉给重新取了名,叫澄月,在书房伺候笔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