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红楼里的正经日子是什么 > 册封(第1页)

册封(第1页)

梅氏让人从库里取了张黑漆香案摆在正堂,除了卧病在床的老太太和还未散值的姜承宗,一家子连同姜父皆跪在案前迎接圣旨。

来宣旨的是位面白无须的宫中内侍,姓李,大约四十来岁,笑容亲善,说起话来让人如沐春风。

姜幼白跪在梅氏身后,听着圣旨的内容,先是圣上对姜父的褒奖,细说了姜父献军粮之功和救驾之功,除了赏赐下若干黄金珠宝和丝罗绸缎,还晋升其官位为大理寺少卿。

姜父升官,姜家人心里欢喜,不想内侍宣完给姜父的圣旨又取出一道,竟是单给姜幼白的。

细听圣旨的内容,除了什么秀外慧中,巾帼不让须眉等溢美之词,便是册封姜幼白为安阳郡主,赐京郊良田五百亩和若干财物的话。

姜幼白双手接过圣旨,收敛面上的惊讶,恭敬的叩谢天恩。

起身后姜父请李内监去堂内用茶,李内监临去时打量了一眼姜幼白,略有深意地道:“安阳郡主天资聪颖,与社稷立下大功,圣上很是看重,姜大人可要好生看护,您家将来的福气还大着呢。”

梅氏笑容满面的让孙管家将圣旨好生供奉在祠堂内,姜令月看着朝露捧着的托盘内的郡主吉服满目艳羡,不过并未有嫉妒之色。

梅氏瞧着放下心来,姜幼白回院里换衣裳,她便借口要张罗宴席将姜令月带在了身边。

“月儿啊

,人生际遇最是说不准的事,你妹妹有今日全凭自己的本事,你………”

“阿娘,我知道的。”姜令月扬起明媚的笑,道:“皎皎是我亲妹妹,我虽羡慕她却不会嫉妒,说起来要不是皎皎,皇后娘娘如何会给我那般体面。”

“你能想通我就放心了。”梅氏欣慰道,“日后你们姐妹和和气气的,互相扶持我和你爹爹便再无后顾之忧了。”

自姜家女眷进宫,多少眼睛盯着她们,所以圣旨才下,别人便知道消息了。各家羡慕嫉妒的同时,赶紧打发了家仆上门道贺。

姜承宗才散值,就见周贤亭等在他马车旁。

“元信,今日可有时间与为兄小酌一杯?”

周贤亭此人交际手段十分高明,又着实有些才华,因此虽只有举人功名,姜承宗却对他十分欣赏。见他相邀,想了想便答应了。

两人同乘一辆马车,路上姜承宗问起周贤亭这几日的去向,“上回贤亭兄还说要来家里拜访,怎么又没了消息?”

周贤亭道:“前不久接了家中老母亲来京城,这两日忙着安置家里,倒辜负了元信兄的一番心意。”

“原是是伯母来了,这么说来贤亭是打算在京里安家置业了?”

“惭愧惭愧,我家无恒产谈不上置业,只是为人子不忍家中老母孤身一人无人照料,这才接了来。”

“既然伯母来了京城贤亭你的亲事可要抓紧了。”周贤亭与姜承宗同岁,姜承宗却即

将要娶亲。

“上回我听贤亭说已有意中人,可是真的?”姜承宗好奇道。

周贤亭闻言,苦笑道:“我虽有意,但是以我的家世,怕是人家姑娘家里不会同意。”

“贤亭何必妄自菲薄,以你的才华高中是迟早的事。”姜承宗不以为意道。

“还是元信知我。”周贤亭动容道,“世人大多势力,如元信这样不看家世之人太少了。”

他说罢,心里一动,便问道:“若是元信,可愿将家中妹妹嫁于我这样的人?”

姜承宗听出他话里的试探之意,心里蓦地有了些猜测,面上却不动声色道:“贤亭说笑了,我上有高堂,家里妹妹的亲事自有父母亲做主。”

事实上,他十分欣赏周贤亭,认定此人只要有一番际遇必然能青云直上。若不是他娘非要给月姐儿找个高门,他说不得还真要说服父母将月姐儿嫁给此人。

周贤亭听懂了姜承宗的推脱之意,不免有些失望,只是想起那少女的娇颜,犹有些不甘心。

“元信兄,咱们两人乃是知交,若能互为姻亲关系岂不更加亲密?”周贤亭劝道,“若元信能成全我,日后必当重谢!”

“这……”姜承宗不妨他这般直接,面露难色道:“元信兄,实不相瞒家母已为家中大妹妹相看下人家了,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他这般说完,却见周贤亭面上并不见失落。“元信误会了,我求娶的并不是你家大姑娘,而是三

姑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