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飞入寻常百姓家 > 第4頁(第1页)

第4頁(第1页)

時返軍借道而行。

魏氏主城乃是州城梁澤,並非章郡。

但章郡作為州郡來說,名聲遠梁澤。它位於魏陳封地交界處,雖屬魏氏,因內有一名山喚作崇吾山,被濟水環繞,進山需坐船而往。青山綠水出人傑,山頂有一名動天下的學堂名喚上庠書院,東西兩堂坐落於崇吾山兩座山頂,魏陳世家子女無不師從這裡,甚至多有未晉其他公卿子弟或他國求學之士趨之若鶩。

時魏公第二子魏鸞恰巧在此書院習書,聞智氏大軍借道此處,便前來督軍接洽。

正常而言,兩大公卿即使面上和睦,也不免互相忌憚,尤其是大軍臨境。

所以魏氏雖允許智氏借路,卻只留一小路進出章郡,限流而入,車馬每日不一萬,過郡去,不可停留。所以智氏二十萬大軍,全部經過,少說也得二十餘日。

停軍整頓又無作戰壓力,軍中士兵頓時閒散起來。

聚則生財,散則生亂,軍中為防生亂,於軍中挑出百名壯漢,設軍中擂台,每日要各個營房挑選三人,以三抵一而戰,勝則月奉加倍,敗則罰奉三月,這規定實在是……,明顯是只許勝不許敗啊。

鄭玉入營後被安排在錙鍾營,離宋令營房不遠,倆人時有偶遇,互相裝作不識,卻會私下相約僻靜之地一敘。

宋令終於找到可信之人,可以發泄自己對軍中各種不平的滿腹牢騷。

宋令十分鬱悶道:「抽籤結果,我們伙房營,第三日對抗騎兵營秦奮,若是抽中個好對付的,大家一定踴躍出戰,現在可是赫赫有名的秦奮,他是騎兵營統領秦勝的侄子,力大無窮,誰都不願意白扔三個月俸祿,都恨不得推薦別人參加。最後實在是無人自薦,只能又求助於抽籤。「

宋令仰天長嘆:「我真是最最厭惡抽籤,好事兒從未有我,壞事兒卻一次也落不下。」

他又問鄭玉:「你們呢?」

鄭玉回道:「錙鍾營比較重要,不參加此次擂台。」

宋令羨慕至極,賭氣般一蹬腿:「蒼天啊!」

蒼天沒有回應他,自然也不會饒過他。

擂台日如約而至。

如今因已是盛夏之際,章郡又地勢偏南,氣候偏暖,他們一行人都著薄裝,作勢待發。

雖然心有餘,力不足,但裝腔作勢總要有的,因著今日觀景台多了一隊人馬,乃是魏公第二子魏鸞。

他來督軍受邀觀戰。

所以今日上台之人都被提前點撥:「都給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要打出智氏軍營的水平,打出百折不撓的精神,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別日輸了扣三月俸祿,今日若是輸了,扣半年俸祿!」

宋令聽畢,一陣眩暈,若是今日輸了,他從軍以來的糧餉可就都扣沒了。

白干!豈有此理!

宋令從未像今日這般氣勢如虹,他左右看看,不幸中籤的吳三和黃臉上同樣也出現了肅殺之氣,看來以前畏畏縮縮如他們之流,並非不英勇,只因錢沒給到位或是扣到位。

宋令一行今日乃是發出戰。

他未上擂台之前往擂台之上的觀景台望去,見到兩人云淡風輕的正在談話,左之人必是智離無疑。那天夜裡沒太看清他的長相,今日才有機會得見真容。

果然如同軍中傳言,儀表堂堂,劍眉星眸,挺鼻薄唇,任誰見了也會驚呼一句將軍好英姿。雖然不可否認他真的很有才華,年紀輕輕便可以獨領大軍踏平鄭國,行軍打仗殺伐決斷盡由他翻雲覆雨,只是他太恃才傲物不可一世,宋令不喜,十分不喜。

他左下座竟坐著鄭離,鄭離神情十分淡漠,好似今日一切都與她無關,她只是看台上的一尊擺設而已。

宋令又窺了一眼智離右側齊坐之人,不看則已一看驚為天人。這人身為男子,容顏也委實太過美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那雙眼睛更是生的極美,細長微挑,看人之時眼波流轉,極有風情,他面上含笑,腰細膀寬,雖懶懶一坐卻是一身風流之態。

宋令聽父親說,宋國宮中曾有一舞姬,名喚文姬,有蓋世之顏,天人之姿,伯父曾向祖父求娶,但伯母善妒,是以伯父收的妾不少卻除伯母外皆一無所出。文姬因擔憂自己姿顏太盛惹伯母忌憚,怕嫁給伯父活不過三日,反求父親娶之;是以父親在同情心驅使之下也同向祖父求娶文姬,以上乃是父親對當年之事的一家之言;

然母親講述時卻頗有不同,母親言伯父看中文姬而伯母善妒不假,可父親性情溫和更得祖父歡喜,文姬復又勾引父親,父親定力不足也向祖父同求文姬;

這件事在當時鬧得太大,便在本就不和的伯父和父親之間又加上一筆恩怨。

反觀集伯父父親喜愛於一身的文姬,祖父殺也不是留也不是,讓兩個兒子誰娶了都不是,甚至子求父娶更是不合適。適逢魏公魏寶卷初襲公爵,各方小國也賀禮不斷,祖父便趁此由頭將文姬當做賀禮送了魏寶卷。

以文姬之顏,不出所料在魏地頗得寵愛,第二年便誕下一子,喚作魏鸞。

今日得見,他一定是遺傳了他母親的天資神顏。宋令嘆曰:若是父親當年真娶了文姬,也許就成了他的後母,也就沒有魏鸞其人了。不過再往深處一想,文姬若是跟了父親,母親還有機會和父親生他姐弟二人嗎?

果然,命運這個東西還真是讓人捉摸不透,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昔日舞姬之子如今觀景台上睥睨天下,而他,竟流落至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