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人民公社三十年 伍仁义 > 第24章 翠英想到桂秀很为难(第1页)

第24章 翠英想到桂秀很为难(第1页)

第二天上工后,大概十点多钟,长锁又来猪场把翠英找了去。公安就对翠英说:“今天找你来,是想让你回忆一下,在你没有与桂秀一起到仓库领饲料的那一段时间,桂秀的穿着、身体有没有什么引起你注意的地方?”

翠英回答说:“冬天我们都穿大棉袄,好像天天都是这样,没有什么变化的。”

公安就启说:“你回想一下,桂秀去领饲料和回来猪场的时候,大棉袄有没有变得特别粗大的感觉?”

这一下可真把翠英问住了,她和桂秀都是女人,怎么会去看这个呢?又不是男人,还对女人的胸前有什么奇怪的想法吗?再说,就是男人,这个穿棉袄的时候也看不到女人的里面啊?除非伸手摸。所以,翠英就回答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们每天都在各忙各的事情,根本不会注意对方的。”

公安听了又问:“她家里有几口人,家里的生活还好吗?”

翠英回答说:“她有四个娃儿,最小的1o岁,最大的16岁。她的男人有肺痨病,不能负重,每到天热或天冷就会犯病,家里全靠她劳动。好的是她身强体壮,在我们全队女人中,她是最有能耐的。”

公安边听边在本子上记着,又问队里分粮的情况,比如大人小孩怎么区分,男女老少有没有区别。翠英都按照实际情况一一回答了公安的问题。

翠英想到:是不是公安现了桂秀的什么线索,为什么要问她家里的人口和口粮呢?如果按照这个路子一想,倒有了可能。但是,翠英不敢这么想,因为桂秀以前就因为娃儿大了粮食不够吃,传出过与阅明用身子换口粮、食物的闲话,阅明就是因为这个被撤去了民兵排长的职务。想到这里翠英不觉得浑身一抖。

翠英的细微心理举动显然让公安看见了,但是公安也没有进一步追问其他的,就叫翠英回猪场去了。

翠英心里总也丢不开公安询问的事情,回到猪场再仔细侧面看桂秀的身影,是觉得这两天她的穿着显得比以前单薄多了。女人一般冬天也就是里面穿一件大布衫,怕冷的就加一件小棉背心,外面再穿一件大棉袄。那一段时间,桂秀虽然naizi大,但也不至于穿得那么厚啊。这几天天气比以前更冷了,可桂秀却比前几天穿的更少,真是有点不对劲!

翠英带着这个心思,就注意了猪场里外的细节。特别是到桂秀磨猪食、煮猪食的隔间,因为那是与猪圈隔开的,专门用来给猪磨浆、煮食的地方,那里是桂秀的主要做事的场地。

翠英心想,她与我同在一个猪场做事,如果她有事,我也就说不清楚了。自己必须要把她的嫌疑弄清楚,不然的话,公安怀疑到了她,由她的嫌疑,又会不会想到我呢?

翠英每次到磨浆、煮食的隔间给猪打食的时候,就尽量少打一点,多来往几次。目的就是不让桂秀感觉到不是在有意的察看她,再者说,翠英也没有这个权力啊。

下午翠英给猪打食的时候,看到了石磨边上那个用来刮豆浆的尖尖的竹刮子不见了。竹刮子只有手掌那么长,是打通了竹节的竹筒子,它的一头用刀削成尖尖的,用来把石磨上堆起来的豆浆刮下来;一头是平的,作用就是让刮下来的豆浆顺着竹筒流到豆浆缸里。一般都是把它放在石磨的架子上,随用随取,很方便的。

后来翠英找那把天天舀猪食的大水瓢,也没看见。那是一个很结实的大木瓢。翠英围着煮猪食的柴火灶,转了几圈,才在柴草堆边上看到。大木瓢、竹刮子,还有两个不大的有绳子收口的颈部袋子(荆州人以前装东西常用的)。

看到这些东西,翠英好像明白了它们的用场:竹刮子可能是用来让种粮从茅包里慢慢流出来的,小颈部袋子可能是装种粮的。因为大了就会引起人的注意,就是装满了一只袋子也不会比奶子大多少,现在是冬天,装好后,放进大襟下面,再把棉袄一扣上,谁还能知道呢?一个袋子一天只装两三斤,那么日久天长,茅包也会掏空!

想到这里,翠英就感到特别可怕。阅武大叔是个很精灵、很谨慎的人,为什么就没有现呢?如果是现了,为什么就没有抓住她,检举她呢?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自寻短见呢?想到这里,翠英的脑子就转不动了。

翠英又想:即使是现在我现了这个细节,又怎么办呢?如果是兰秀大妈在这里就好了,可以讲给她听,和她商量怎么办。她不敢多想,赶快打了猪食,离开了隔间,去给猪们喂食。

有了这个现,翠英整个下午都像有人在盯着她。好像她就是怀揣种粮的小偷、强盗,她连走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了。好在桂秀出进还是像往常那样自然,两人做着事,说着话,很快就到了下工的时候了。

翠英心里有事,而且觉得很难受。因为种粮失窃阅武大叔已经死了,桂秀的事情看来也不会瞒到什么时候。如果桂秀的事情出了案的话,她不要坐牢吗?这件事显然要比长坤的女人砍伤人严重得多,那是因为闹口嘴,互相斗架误伤的。这是有意偷盗,而且是集体的财物,大家的命根子。

如果桂秀要坐牢,她的家里四个小的、一个男人,又靠谁去过日子呢?翠英是因为自己的男人死怕了,她知道,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那就是天塌了。

是啊,四个小的每天都要吃,队里分的粮食又不够,桂秀也是没有办法的,爷娘老子呃,怎么就不给人活路啊!桂秀如果不是怕娃儿们饿死,哪个愿意冒着危险,不顾名誉去做偷盗的事呢!桂秀如果坐牢,四个小的会不会又成为四个小强盗呢?她的男人又能活多久?爷娘老子呃,她该怎么办?我又能怎么办!

翠英想着心事,看着自己的两个娃儿,现在终于明白了人们常说的——“宁死当官的老子,不死叫花子的娘”的意思了,死了当官的老子,只不过家里失去了支撑,可死了娘就没有人做吃的了,那就没法活命啊!想到这里,她替桂秀的娃儿们特别担心,所以心里也就沉重得没法解脱。

她想到兰秀大妈那里去看看她,把这事跟她说说,她一定会有更好的主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