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人民公社三十年 伍仁义 > 第146章 翠英心里有很多疑问(第1页)

第146章 翠英心里有很多疑问(第1页)

回到家,翠英看到两个娃儿,悬着的心就放下了。赶忙做饭给他们吃,关和就赶到姆妈身边,一边帮姆妈添柴烧火,一边回答姆妈的问话。

翠英说:“你看到哥哥他们的学校了吗?”

关和说:“看到了,我还到里面去看了呐,好大的地方!有很多排的教室,有宿舍,有食堂,还有冷热水房,那才是真正的中学!”

翠英听着,心里也替关和高兴,乡里的娃儿总算是见了世面。就再问:“开会的地方离学校远不远?有多少人?”

关和说:“我不知道离学校有多远,只知道那是县里的大广场。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就去了上千多人,还不算其他地方来的。把整个广场都占满了,每个单位都是一个革命组织。”

翠英与关和说着话,就把饭做好了,叫关兴吃饭。翠英看关兴的样子好像不是那么有兴致,就问关兴:“你弟弟感到很高兴,你怎么就累呢?”

关兴说:“他是第一次去,当然看哪里都觉得很新奇、很热闹。”关和就说:“本来就是很热闹嘛。”

翠英就没有继续说了,她想:毕竟关兴要比关和大,见的事情多,想的事情应该就很多呐。翠英见关和吃饭都没有把帽子摘了,就说:“这是哪来的帽子?怎么在家里也不把帽子摘了呢?”

关和说:“这是今天参加会议的时候,上台表演‘忠字舞’的,最后说我们跳得好,就奖励给我们的。”

翠英看到关兴没有,就明白了为什么关兴不高兴的原因。当然翠英是不会去追问关兴的,可是关兴却接着关和的话说:“你看,就一顶军帽就把你高兴得这样,如果人家给你更多的好处,你不知要怎样表现呐!”

其实,在关兴心里想的是:像这样下去,他们学校恢复上课肯定是没有办法了。那么大学校,那么多学生,说不上课就不上了,真是太可惜了。怎么办呢?谁也没有办法啊,关和出去看了一些事情还觉得很高兴,要是想想他们以后读书的事,更加让人想不清楚了:中学不上课了,小学生升学到哪里去呢?如果没有地方升学,那他们不就和我们这些中学生一样,在家里没事做了吗?我们都有了十五六岁的年纪,完全能够在生产队里做事了,可是他们才十三四岁,能做什么呢?不读书那不就耽误了吗?这就是关兴不高兴原因了。

翠英见关兴闷着吃饭不说话,就感到关兴心里在想什么事。娃儿大了,有心事是应该的,但是她又怕关兴有什么心事想不开,就说:“关兴,你和关和今天也很累了,吃了饭,坐会儿,擦了澡就去睡吧。”

关兴答应着,就离开了饭桌,去油灯下看书了。

第二天,关和就要去上学,关兴仍然在家里没事,就准备出去找旺生。翠英就等着关兴说:“昨天回家来,好像有什么心事,能说给姆妈听听吗?”

关兴就把昨天县里开大会的情形讲给翠英听,翠英听了觉得这确实有些想不通。就说:“以后学校和县里由哪个来管事呢?”

关兴说:“昨天县里开大会,就是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呀,以后管事的就是革命委员会了。”想了想又说,“昨天长星他们也代表我们青山公社的革命组织去参加了大会。听他说,以后下面的公社也要成立革命委员会的。”

翠英听了就一惊:“长星,他是什么原因去参加开会呢?”关兴说:“他说是镇上的手工艺合作社派他去的,代表的是镇上工商业的革命组织。”

翠英心里好像有些明白了:长星代表镇上的工商业的革命组织,那就说明他在这些人中是很出色的了。心里就暗暗感到长星是要更加出息了。

翠英就问:“你们怎么就看到长星了呢?你们是学校啊,那么多人?他们坐的地方肯定和你们不在一起。”

关兴说:“他们是乘坐公社的大汽车去的,在散会的时候,他们的汽车从我们学校的队列旁边经过,我看到了他,他也在车上叫我,我们才上了他们的车,一起回来的。”

翠英总算弄明白了,关兴可能是因为长星进步快,自己心里感到有压力了。翠英就宽慰关兴说:“在家里学农活做事也好,以前老人说‘大风吹不倒犁尾巴’,就是说干农活的人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关兴听了姆妈的话,知道姆妈是在劝慰自己,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干什么事与不干什么事有没有区别,主要还是在家里闲着不能上学,他感到很苦恼。

翠英就说:“你们在家里我也很放心的,整天在外面搞串联,开会,我好像觉得这不是个正事。有时间你就看看书,和旺生一起说说话吧。我也跟长锁说了,要他给你们想想,安排一点活路做做。”说完就出去上工了。

其实,翠英心里也没有底,生产队里的农活就那么些,如果真是要关兴他们这些正读书的娃儿回来干农活,也真是可惜了。但是上面的领导都靠边站了,那还有哪个来管学生娃儿的事呢?真是想起来都头疼,要是真像长星、长恒他们那样,一开始就不读书也好,那不就干什么活都可以吗?当然反过来一想,就是干农活的话,读了书总比不读书的还是要强吧。这样想着,翠英心里也就宽泛了许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